国际最新研究:巴西新发现2.37亿年前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1 16:23:47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巴西新发现一种的古老掠食性爬行动物化石,它属于一类称为假鳄类(pseudosuchians)的形似鳄的爬行动物。

  这一化石标本可追溯到2.37亿年前的中-晚三叠世,也是巴西首次发现这一类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

  该论文介绍,在恐龙占据统治地位之前,假鳄类曾是三叠世时期(2.52亿-2.01亿年前)常见的古代四足爬行动物,其中一些物种可以跻身当时最大的食肉动物之列。而被称为股薄鳄(gracilisuchids)的体型较小的假鳄类,曾和这些顶级掠食者共存,之前在中国和阿根廷等地曾有该类物种的化石发现。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巴西圣玛丽亚联邦大学Rodrigo T. Müller根据在巴西圣玛利亚组地层发现的一个化石标本,研究发现一个新股薄鳄物种。这具不完整骨架可追溯至2.37亿年前,由一个完整头骨(含下颌)、11块脊椎、一个骨盆以及部分保存完好的四肢组成。

  该化石标本头骨长14.4厘米,有细长的下颌,尖牙向后弯曲,头骨上还有几个开口;其骨架很轻巧,估计总长不足1米。论文作者根据这些特征将Parvosuchus aurelioi归类为股薄鳄,认为这是在巴 西第一个被确认的该类物种,也显示出三叠世假鳄类的多样性。

  据了解,论文作者将这一化石新物种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其中Parvosuchus来自parvus(小)和suchus(鳄)。同时,致敬该化石材料的发现者、业余古生物学家Pedro Lucas Porcela Aurélio。(完)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保障生命安全更加有力。深入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践活动,成功预报有效应对近年来历次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洪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至0.29%。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探索极端天气下“停工、停课、停业、停产、停运”机制和预警叫应机制。在101个大城市开展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业务。建成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面向150万快递小哥、200万卡车司机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67%。

  2022年9月5日,以“缅怀抗战英烈·发扬黄埔精神·奋进促统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黄埔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黄埔同学亲属代表,与黄埔军校有渊源的常住大陆的台青、台商、台生代表,港澳黄埔组织及亲属代表,专家学者,有关方面人士等130人出席论坛。

  乘船游览尼罗河沿岸风光、到金字塔探寻神秘古埃及、在开罗老城哈里里市场感受生活气息……埃及春天之旅旅行社总经理拉比布向记者介绍了中国游客喜爱的游览项目。“埃及张开双臂,热烈欢迎来自中国的游客,这对推动埃及旅游业复苏太重要了!”拉比布说,旅游业是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来源。疫情发生以来,埃及旅游遭受重创,该旅行社业绩大幅下降。“中国宣布将恢复中国公民赴具备条件的国家旅游,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旅行社的中文导游即将恢复上岗,盼望中国朋友早日来埃及游玩。”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疫情发生前,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出境旅游消费国之一。优化调整后的防疫政策对中国及全球旅游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单元“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通过南音、芗剧(歌仔戏)、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及现代戏等戏曲形式,展现闽台语言同系,闽台人民通过共同的戏曲传统所表达出的情感联结。

  “疫情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国,2019年出境游人数约为1.5亿人次。”麦肯锡亚洲旅游业务主管史蒂夫·萨克森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测到2023年夏季,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比例将恢复到疫情前约50%。

蔡德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