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绽放新光彩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5-31 14:13:09

  吹地筒、赛芦笙、打油茶、摆百家宴……不久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精彩的侗年节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体验。

  位于程阳八寨景区的平岩村,拥有合龙风雨桥、平寨鼓楼等侗族传统建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平岩村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 全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广西作为沿边、沿海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彩,传统村落数量多且各具特色。近年来,广西通过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加强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大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广西已公布四批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名单,涵盖792个村落,其中34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在全国名列前茅。

  走进桂林市灌阳县江口村,青山掩映,小桥流水,古道蜿蜒,桂北古民居建筑错落有致,铺展出一幅旖旎的画卷。不少游客在古街漫步,时不时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我们提前预订了民宿,到村里放松心情,品尝农家菜。”来自南宁市的梁先生说,他带着家人来江口村度假,近距离感受古建筑之美。

  江口村自古就是水运发达、商贸繁荣之地。传统村落核心区占地3.7公顷,古街、古桥、古渡口等见证了江口村昔日的繁华。村内现有传统建筑87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56座。

  近年来,灌阳县实施保护性修缮、宜居性改造和活化利用工程,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对江口村43座传统民居进行局部修缮,对12座危旧传统民居进行加固;对古街道和旧址园、一三园、休憩园、龙门桥头、古渡口等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并完善景观标识系统。

  如果说古建筑是传统村落的“形”,那么历史文化就是传统村落的“魂”。江口村是桂剧发源地之一,清末官员唐景崧在江口村组织桂剧戏班,促进了桂剧文化发扬光大。江口村唐景崧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有着“一门三翰林”的美誉,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进一步挖掘江口村的历史文化底蕴,灌阳县发行《同胞三翰林》《唐景崧传》等书籍,举办“二月七猜谜一条街”、桂剧表演等活动,不断提升“中国桂剧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年,灌阳县被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同年,广西筹措资金2.6亿元,在包括灌阳县在内的11个县(区)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让传统村落焕发蓬勃活力。

  文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

  雕梁画栋的岭南古宅、高大苍郁的古树名木、内容丰富的楹联匾额……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以“三古”(古宅、古树、古楹联)闻名,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村内保留着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陈卓园等10个古建筑群,是广西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灵山县着力打造大芦古村文化生态旅游区,定期举办荔枝文化节,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田、园、山、水、村完整有序相互交融的宜居乡村。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大芦村接待游客23.8万人次。

  “我在大芦村开商店10年了,以前生意冷清,村里搞了文化旅游后,游客越来越多,我的商店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大芦村村民劳忠湛笑着说。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是镶嵌在广西东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有秀美的山水,更有绵延千年的文脉。秀水村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有状元楼、古戏台、古牌坊、毛氏宗祠、古民居群等历史文化建筑,有皇帝赐封和官府贺赠的各式古牌匾,堪称“古建筑博物馆”。

  秀水村在全面开展传统建筑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将传统建筑与瑶族文化结合,发展新兴业态,建设民俗体验馆、瑶族油茶文化展示馆、咖啡厅、茶室、画室等,融入蝴蝶歌、长鼓舞等民俗表演活动,售卖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此外,秀水村推行“房屋入股,统一运营”的民宿发展新模式。农户与平台公司合作,以自家闲置房屋经营管理权入股,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装修、统一经营,对民居外围庭院进行园林式造景,内部按照星级农家乐标准装修,打造具有瑶族特色风格和乡村原生态氛围的民宿群。

  培育人才,传承工匠精神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在一些地方,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出现断层。为保障乡村传统建筑技艺薪火相传,广西构建了“广西建筑工匠学院”“传统工匠培训基地”“县级培训基地”三大培训平台,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水平,壮大乡村建筑人才队伍。

  2021年12月,首期广西乡村传统建筑工匠专题培训班开班,“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唐以金走进课堂,讲授“木雕实操程序及方法”。他从62把不同形制的木雕工具讲起,拓展到雕花分类选材、图案造型走势以及“五遍成活”的雕刻流程,让学员们系统、深入地了解传统木雕技艺。

  “无论是传统村落保护还是村容村貌提升,都需要建筑工匠的参与,以传统技艺还原乡村历史风貌。”唐以金说,“近年来,国家提出要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发扬工匠精神,令我们倍感振奋。”

  2023年12月,第四期广西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培训班在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举办,吸引了来自广西各地的30多名乡村建筑工匠参加。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专业技能提高了,成为懂技术、会管理、专业化的乡村建筑工匠。”来自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杨云东高兴地说。

  2021年以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设立广西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培育基地,采取“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开展马头墙砌筑、榫卯木作、雕刻等传统建筑技艺培训,培育“八桂乡村传统建筑名匠”,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022年,“广西建筑工匠学院”在广西城市建设学校挂牌成立,以建筑工匠培训中心为服务平台,为建筑工匠、产业工人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企业和社区提供创业咨询、技术指导、高质量人才培训。

  为盘活传统村落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贺州市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导组,每年开展传统村落“体检”,并对全市传统建筑工匠摸底调查、建档立册。2022年以来,已为500名建筑工匠开展技能培训,打造了10余支传统建筑修缮工匠队伍。

  “我们动员全社会力量,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抓手,努力把广西乡村建设成‘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西将不断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培育,赓续乡土文脉,守护文化遗产,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灿烂光彩。(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轻人需要的陪伴,不仅仅停留在生活层面,在面临升学和工作压力时,网盘、扫描、在线会议等智能工具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热衷于考证是这届年轻人获得安全感的新方式。数据显示,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的搜索量最大。

  “把分散在全省各市县公安机关的110报警资源整合起来,建成贵州110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警情数量多、治安复杂的区县110有时‘打不进、打不通’以及市、县域交界的地方110‘打不对’等问题。”贵州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法治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该省公安机关能够按“就近、属地、业务”原则,帮助报警群众快速、准确地找到具有管辖权的接处警责任民警,由接处警责任民警直接接警、同步处警,消除传统接警模式下的警情错接现象,提升了接处警工作专业化水平。

  游戏行业分析师卫明野谈到,未来市场中,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狼人杀”类休闲游戏诞生,开发团队可以在“狼人杀”玩法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元素,找到更多创新点来吸引玩家,而不只是局限于玩法本身。

  但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的高通胀、美联储疯狂的加息周期等不利因素。仅仅1年时间不到,苹果市值便蒸发超1万亿美元。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放缓,商家库存开始积压,成长股的逆风也在不断积聚力量。

  某电视机厂商的相关人士向红星资本局确认,预装APP平台、开机广告、第三方会员抽成都是他们收入的一部分,但受访者表示其不清楚具体的抽成费用等数据。

  2022年10月16日上午,参与华龙一号建设运营的各单位集中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包括核电技术在内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作为我国核电事业建设的参与者,大家既激动又自豪。

阮旭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