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法院签署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备忘录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8 09:43:55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单国钧表示,北京四中院作为北京唯一一家挂牌环境资源审判庭的中级法院,也是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审理了一批影响范围广、示范效应强、社会效果好的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件,同时在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北京四中院将与天津一中院、雄安中院进一步强化沟通会商、资源共享、案例培育和人才交流,继续在统一司法理念和裁判尺度、加强新型疑难复杂案件法律问题研究、深化环境资源立审执跨域协作联动、强化环境资源保护宣传引导等方面协同发力,创造更多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用心用力用情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程庆颐表示,未来,三地法院将共同促进审执质效的提高,加强环境资源 立案、审判、执行协作,以环境司法专门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环保法治宣传作用,共同推进三地环境司法改革,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任晓刚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雄安中院将以备忘录的签订为契机,自觉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将司法实践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切实为提升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献计出力。

  东阳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在外东阳人超过30万人,40家东阳人联谊会(商会)不断密切着游子与家乡的联系;2017年启动的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已举办三届,也将在外东阳人和家乡的关系拉近;当地还持续推行“在外乡贤亲属健康联系卡”,常态化为乡贤父母做好上门体检、住院绿色通道等医疗保障服务。

  新春奋进正当时,兔年开工第一天,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重要论述。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术语外译可为中国话语体系奠定基本的知识框架和语义基础。思想文化术语外译则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哲学和人文精神,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思想文化术语外译的传播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相关研究者和译者的每一分努力,都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作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需要加倍努力,但也需要有耐心,想让外国人一下接受我们五千年的文化是不现实的。‘润物无声’式的潜移默化,对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可能会更好。”郑述谱说。

  除了贡献热度外,它们对电影行业和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标志:3年来,影院时开时关、影片定档又撤档的情况基本成为历史,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正在归来。

  盐城拥有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空气质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生态康养品牌效应逐步彰显,优美生态环境成为盐城集聚各类发展要素的最强磁场。

方芸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