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消费持续火热 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2 18:49:06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周静圆)龙舟逐浪、粽叶飘香,刚过去的端午假期, 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市民游客在国潮非遗、传统手作、民俗互动中感受传统节日,解锁新玩法。

  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点燃“假日经济”的消费新活力。在重庆,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数百场以“粽”为主题的文旅活动,赛龙舟、包粽子、制香囊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广东,佛山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在福建泉州等地,民俗踩街、王爷船巡海仪式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据文化和旅游部6月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此外,端午节假期,吃粽子是当仁不让的“仪式感”担当。青稞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不断丰富的粽子吃法和口味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小粽子正在成为大产业。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持续上升,目前已达85%比例。随着粽子消费时间、空间广谱化大趋势发展,以及受礼品经济、文旅经济的带动,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粽子市场将突破110亿元规模。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各地城区及周边小镇成为假期短途游目的地。许多游客选择在本地休闲或近程旅游,户外徒步、露营等项目受到青睐。

  “京津冀也有自己的‘阿勒泰’啦!”北京市民常女士说,考虑到端午节假期只有3天,她和朋友选择了去河北张家口的麻田岭风景区徒步,既能欣赏到美景也能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在端午“民俗氛围”之下,北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文化名城,成为假期“新中式游”的好去处。在西安,各大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及优惠措施,助推这股“新中式”出游热潮。在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宫,游客在木华水清门前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即可免费入园参观。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9/1962416140.jpg" alt="" /></a>

  在此背景下,普通股票型基金净值上周平均上涨3.22%,纳入统计的867只产品中有852只产品净值上涨。指数型基金净值上周平均上涨2.33%,纳入统计的2803只产品中有2383只产品净值上涨。混合型基金净值上周平均上涨2.55%,纳入统计的7239只产品中有7167只产品净值上涨。QDII基金净值上周平均上涨1.88%,纳入统计的432只产品中有278只产品净值上涨。债券型基金净值近一周平均上涨0.32%,纳入统计的5089只产品中有4165只产品净值上涨。货币基金最近7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

  <strong>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增长官杨飞:品牌是永久的流量池。</strong>

  报告显示,近年来,在疫情、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等挑战之下,小型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比例持续上升。“想贷”和“敢贷”比例高,并且相对容易“贷到”。

  专题片还披露,起初园里规划有一座以“文曲星”为主题的巨型雕塑,做好后才发现,国家有规定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对雕塑尺寸有明确的上限规定,纯铜打造的“文曲星”因超标只能躺在仓库里无法使用,最终被熔掉回收,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浪费,已经建好的巨大雕像底座至今空置在园区里。

  赵浩然说,接下来,套马沟农庄将与内蒙古大学继续合作养牛项目,大力发展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带领村民在千里沃野中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完)

陈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