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区委书记面对面 境外媒体记者询外企在沪投资前景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17 11:33:02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电 (谢梦圆)“我还想再了解下,杨浦区有针对巴基斯坦企业的特殊政策吗?”虽然已在会上提问,但巴基斯坦记者侯成还是在会后叫住了准备离开的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详细询问如何推介巴基斯坦企业来沪发展的相关事宜。

  12日至14日,境外媒体记者对话书记(市长)系列活动来到杨浦区,记者们实地走访,并于14日与该区区委书记进行对话。

  来自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意大利晚邮报、中阿卫视、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香港南华早报、香港凤凰卫视等30余位境外媒体和本地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其中多位外籍记者是首次来到上海。

  境外媒体对中外经济合作的前景尤为关注。“杨浦区有多少阿拉伯国家的企业在此投资?有没有杨浦区企业去阿拉伯国家投资?”来自中阿卫视的摩洛哥记者毕诺用中文在会上接连发问。

  薛侃坦言,目前杨浦区和阿拉伯国家间的直接经贸还不是特别多,但政府层面的交流已在进行,去年该区接待了来自18个阿拉伯国家的30余名官员走访考察。

  他提到,在经贸层面上,包括杨浦区在内,上海市有不少数字经济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开始进入阿拉伯国家拓展业务,“他们觉得市场还是很大的,非常希望把中国相对成熟的数字电商平台技术以及服务介绍给阿拉伯企业,共同拓展市场”。

  在投资领域,薛侃表示,近期有不少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机构在中国寻找投资项目,目前杨浦区已有企业与之接触。在他看来,这释放出了积极合作的信号。

  “我最关心的是这里对外国企业有怎样的激励政策。因为我来自巴基斯坦,我还想知道有多少巴基斯坦人才住在这里。”侯成告诉记者,自己对杨浦区如何从老工业区发展至当前的水平印象深刻,这让他想到巴基斯坦的城市卡拉奇。面对相似的城市问题,侯 成想通过考察上海,找到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难题的途径。(完)

  1993年成立的厦门太古,发展为亚太地区领先的飞机维修、修理及大修服务供应商之一,飞机工程服务涵盖机身服务、航线服务、零部件制造、设计工程及认证和技术培训。

  CZ312航班落地后,旅客相继从到达大厅走出,迎面而来的是前来迎接的家人和朋友,等待隔离酒店转运车辆的日子已成过去时。

  一系列的现象表明,香港和内地将恢复游客便捷互访。粤港旅游业界正“摩拳擦掌”,抓住机遇、携手推动市场复苏。他们认为,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通关,两地旅游重新互通,对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是关键一步。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指出,紧紧围绕当前的形势找准问题,谋定而后动精准施策,仍然需要高端智库发挥平台作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该院最新出版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分为总论、战略篇、产业篇、未来篇、模式篇和地方篇共24章,各篇之间贯穿机理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方案设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涵盖收集数据、揭示信息、综合研判、形成方案四个环节。

  7日午后的暖阳里,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一列沿着中老铁路跨境而来的货物列车缓缓停靠,来自泰国的榴莲、龙眼等新鲜水果抵达昆明。

  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法国、埃及、印度等10多个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桥水基金总裁达里奥,纽约市长亚裔事务主任郑祺蓉,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亚裔表演艺术中心田浩江、廖英华夫妇,费城交响乐团总裁马思艺及纽约各界人士共同观看了演出。

张俊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