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住院只许女性陪护”暴露创新惰性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5-14 22:32:54

  时本

  近日,刘女士3岁的孩子因患肺炎需要到一家儿童医院住院,院方告知孩子只能由母亲或其他女性亲属陪护,父亲等男性亲属不能陪床。刘女士身怀二胎又出现并发症,家里没有其他合适的女性亲属可以陪护孩子,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每天单程驱车一个多小时,将孩子送到医院输液。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据称,这是该医院的内部规定,且该规定已存在多年,被认为是早年前就留下的传统做法。在讲究男女平等、提倡父母分担养育责任的背景下,深究这一规定背后的原因,此规定更涉及医院守旧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医院存在创新惰性,是此事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并且只要存在类似的惰性,那么,不合时宜的做法不仅存在于孩子陪护方面,在医疗的其他方面同样可能存在。

  患者若是儿童,情况会有所不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对隐私保护没那么严格,至少要远低于成年人。陪床的父母要长时间守在医院,生活起居方面保护隐私的要求强于孩子,长期以来多由母亲或其他女性来陪护,如果突然出现父亲或其他男性,会显得不合时宜,也可能给其他陪护的女性带来许多不便。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只许女性陪护的潜规则,男性陪护人员确实面临无处安排的窘境。

  然而,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上述规定应该迅速加以改变。在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儿科,除了要以患儿性别来分配病房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陪护人中的性别分配病房,假如条件允许,不妨分出女患儿和女陪护、女患儿和男陪护、男患儿和女陪护、男患儿和男陪护这四种情况,并对应提供四类病房。

  医院存在创新惰性,不愿意改变某些持续多年的习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以床位来代称住院患者,“8床该打针了”“16床来测体温”“25床明天手术”等语言在住院部很容易听到,这类称呼让一些患者感到不适。而如果以床位加姓名来称谓患者,虽然会带会来一些不便,但一个称呼就会温暖人心,有助于拉近医患距离,麻烦一些是值得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介绍,天宫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在轨运营10年以上,作为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实现中国人在太空长期驻留和工作,同时也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和空间技术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京1月23日电 (记者 朱晓颖)近期一组全国各地兔子灯的组图在网络上流传。其中,玲琅满目的兔子灯将南京夫子庙装扮一新,怀旧感与科技感并存。

  34岁的马文赫是童宋项目经理。自项目开工以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与泰国当地的供应商进行了13轮价格谈判,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国内医院做呼吸科护士的妻子长期坚守岗位,只剩下老母亲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有一天我接到6岁儿子打来的电话,说老人晕倒了,当时真是心急如焚。没办法就让儿子去敲邻居家门。”好在邻家有人,及时救助了因劳累过度而晕倒的老人。说起那段经历,马文赫平静的语气中仍满含对家人的愧意与思念。

花枝丸、牛轧糖、鱿鱼丝应有尽有

  柬埔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冯利发受邀到春节文化周系列活动现场为市民书写对联及福字。他说,“在柬中建交65周年之际举办春节文化周活动可谓恰逢其时,不仅让大家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也以节庆为媒促进两国的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

  (新春见闻)海南三亚春节旅游“海产品”走俏&nbsp; 游客尽享亲海乐趣

林欣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