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荣宏君: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是从唐朝开始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23 16:38:00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历来颇受众人喜爱,那么,它是何时进入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20日,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知名作家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亮相,深入剖析了牡丹文化、中国艺术史等相关内容,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据悉,《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及他们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讲述了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该书责任编辑表示,荣宏君历经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深入研究牡丹文化,搜集历代牡丹著作,走访各大名园,采访栽培专家,对古老牡丹的品种和前世今生有着全面的认识,这本书就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

  活动现场,荣宏君讲述了牡丹文化史,从牡丹的起源、发展,到其在历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再到现代人对牡丹文化的传承等等。

  荣宏君说:“我第四次登上央视《百家讲 坛》就是讲‘翰墨天香’,就是这本书的内容。我当时就有一个愿望,想梳理一下关于中国牡丹的发展脉络。”

  他表示,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书画、诗词、戏曲,甚至民俗、建筑,可以说无一不包,“我就想到了还是以我擅长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作为一条主线,讲牡丹文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顾恺之的绘画直到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收尾。”

  当被问及“牡丹如何从自然植物逐步升华为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荣宏君说,顾恺之的绘画《洛神赋图》,是牡丹进入艺术史最早的起点,“牡丹真正进入诗词作品,尤其是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甚至作为历史兴衰的见证,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完)

  元宵佳节,安徽马鞍山市大润发超市内,理货员王英正认真整理着货架上的商品。今年1月,马鞍山市花山区人社部门通过摸排发现,王英正年龄偏大、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第一时间为她推荐了这个岗位。“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日子更有奔头了。”王英正说。

  ·保证美国会提供军事支持

吸引民众涌上街头感受佳节气氛

  长春某村镇银行招聘零售客户经理,要求年龄30周岁(含)以下;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招聘人事专员,要求年龄30岁以下;济南某数字科技公司招聘行政助理,要求年龄30岁以内……在各大线上招聘平台,记者看到,不少企业在招聘时都把30岁作为“年龄门槛”。

  天津自然博物馆也在元宵节延时闭馆。2月5日,“传承非遗 共庆元宵”公益活动在馆内开展,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多家非遗传承单位,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把节日喜悦与科普知识带回家。安徽博物院推出“博物馆之夜·丝路奇遇记”体验活动,以“异域同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为依托,上演穿越千年的丝路奇幻故事。

  为了给新老客人提供不一样的住宿体验,黄靖除不断提升民宿的装修风格外,春节期间还策划了不少适合一家人体验的活动内容,比如做年夜饭、围炉煮茶、制作甜品饼干、户外烧烤、学做中西结合创意菜等。

冯紫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