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探索“渔光互补”模式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8 17:13:39

  中新网南昌6月7日电 (卢梦梦 鄢飞飞)初夏时节,走进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三埂村,在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只见距离水面3米处,超过28万块单晶硅光伏板整齐排列,形成一片“光伏海”,场面十分壮观。

  据了解,为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南昌市新建区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入“渔光互补”项目落地在松湖镇三埂村。该项目探索采用“一地两用”模式,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情况下,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渔光互补”是指将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养殖设施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开展水产养殖活动的渔业模式,具有水上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为水产养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约2亿元同步推进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项目完工后,我们将和当地的农户签订协议,将水面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返租给他们进行有机养殖,实现‘渔光互补’的绿色发展模式。”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经理叶卫星说,光伏板的布置不仅能在夏季为鱼类有效供氧,还能抑制藻类繁殖,为渔业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叶卫星介绍,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2023年9月份完成招标,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3亿千瓦时。在发电的同时又保证了渔业的生产条件, 预计可以为当地村集体及农户每年带来超3000万元的收益。”(

  编辑丨谢玉洁

  澳门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武汉1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将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长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守住流域安全底线,确保“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

  智能机械手精密配合,一条条新材料锯带有序下线。“惠企政策真暖心!4000万元的税费优惠真是‘及时雨’,公司转型升级动力更足。从人力搬运到智能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映波说。

  明后两天,北京晴朗少云,气温较低,预计全市最高气温1~3℃,最低气温零下9℃~零下8℃,早晚时段寒意浓重,公众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金广河,一名普通的工程建设者,他告诉记者,虽然也想家,但是他一生中很难碰到这么大的工程,因此他说服爱人,选择了留在这里继续工作。

葛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