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来源: 能源网
2024-06-02 11:40:35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沉浸式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魅力的《智绘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日前在京开幕,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以北师大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中国封建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图案放大、重构,通过“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直观表现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基于对中国传统纹样数据集的标注和处理,形成国内首个中国传统纹样人工智能大模型。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该模型交互体验,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纹样作品,让观众感受传统纹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新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是该展策展人。他表示,此次展览与东城区合作举办,在“共创美学”观念下,依托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放大并重构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元素,将“双创”精神落实到产学研一体化运转机制的创新探索。秉承将青春活力融入首都文化建设思路,以沉浸式数字展览形式将美育深入社区,对区域文化服务建设、高质量艺术创意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 年度资助项目,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承办,将持续至6月13日。(

  人们总抱怨年味儿淡了,可为何每次归家都是匆匆、离家总是难舍?也许,春节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的态度。慢生活,不是快节奏的反面,而是我们能否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设置减速带和转换器,即便无法重现记忆中浓浓的烟火味、灶头的柴火香,但那高挂半空的大红灯笼、孩童收到红包时的天真笑容、绚烂于夜空中的一瞬烟火,依然会让我们想到那个既模糊又清晰的小小背影,和母亲忙碌几天,端出的一盘盘年夜饭。

  “目前我们每个冬季的取暖费是3000余元,尽管收了钱,但我们享受到舒适的冬天。”马林说,像他一样上了年纪的人到冬天总会有点“毛病”,如哮喘、风湿等等,而在有暖气的环境下,这类毛病会减弱许多。

  在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看来,春节到博物馆过“文化年”,既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也跟各家博物馆“走出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贴近民众生活有关。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52/2520365478474356588.jpg" alt="" /></a>

  快过年了,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许庄村,家家户户把红红的灯笼挂在门前。修葺一新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忙着排练将在正月里表演的“跑旱船”节目。

  2014年随着大西高铁开通,“李静导购台”迁移至太原南站,她根据高铁新服务,提出了“旅客有出行需求,我们有导购服务”和“要买票找李静”的庄严承诺。并将服务由站内延伸到站外,流动售票车进景区、进校园、进厂矿,定联系点、联络人,掌握人口密度、出行需求。

杨泓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