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4 05:21:25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刘文文

  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14日,多位北京大学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向“新”出发,四大潜力有望被进一步激活,推动全年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

  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潜力和后劲所在,其中人才是基础。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周黎安当日在“2024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上谈及近年来多地基层政府探索的“乡村CEO”计划。

  所谓“乡村CEO”计划,即引入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参与乡村经营和建设。周黎安表示,这一方式突破了聚焦本土性人才返乡的传统思路,开辟了鼓励人才下乡的市场化渠道和机制;有助于实现村集体组织经济管理与非经济管理功能的适度分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还有望在全国形成一个跨地区、专门服务乡村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促进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转向城乡双向流动。

  他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培育“乡村CEO”先进示范区;鼓励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联合,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培训计划;改革村集体经济治理结构,厘清村“两委”与“乡村CEO”的职责分工与协作关系等,为乡村振兴输入高质量人才。

  外贸新增长点:拓展中间品贸易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间品贸易有望成为其新增长点之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指出,中间品贸易在稳出口方面有特殊作用。中国出口中间品,一方面是对国内产能的利用,另一方面是协助其他国家完成下游的生产环节,双方都从上下游的分工中获利,共同做大产出蛋糕,有利于化解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他建议,为国内企业的创新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融资条件,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中间品,不断向价值链、产业链的上游发展。

  形成新质生产力:激活中小企业潜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推动小企业的创业和成长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小企业是经济的血肉,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中国经济活力很大程度上由小企业带动。当前短期政策的核心是提振总需求,抓手之一便是小企业。促进长期增长、鼓励科技创新等长期支持政策应向小企业倾斜。

  他建议,根据宏观政策需求给予小企业更大力度的支持,对小企业的创立发展进行新的政策探索,继续扩大针对小企业的基金规模,创新基金运营模式等。

  解锁新要素潜力:挖 掘数据价值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如何进一步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指出,在许多领域,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仍处于摸索阶段。未来应坚持市场导向、应用牵引,引导广大市场主体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要留足发展空间,同时严守安全底线。对看得准、有发展前景的数据开发利用场景,要引导其健康规范发展;对一时看不准的、设置一定的“观察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处置。

  <strong>碳足迹管理难点:统一规范尚待完善</strong>

  (二)反腐败斗争赢得了我们党永葆先进纯洁的历史主动。党中央坚持从政治高度把握和推进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纠治“七个有之”,铲除党内野心家、阴谋家,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浴火重生,防止了因腐败蔓延、“四风”肆虐、特权横行而变质褪色,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防止了党被利益集团、权势团体渗透干预,赢得了党的肌体健康纯洁、全党高度团结统一的历史主动;防止了党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懈怠停滞,赢得了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我们转移时小心翼翼,把江豚当婴儿一样,生怕它们受到一点伤害。”占柏山笑着说,如今看到江豚在这片水域栖息,感觉这次“江豚大转移”太有意义了。

  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隐性债务化解备受关注。广东和北京近日披露最新进展。

  新型城镇化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抓好示范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新改建一批城市污水管网、供水管网、供热管网、燃气管网,建设四平市、松原市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

  去年温氏预制菜销量是1.9万吨,同比增长15%左右,其中白切鸡的销量最多,其次是盐焗鸡。

崔振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