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三个“抢手”传递中国经济积极信号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5-30 11:21:06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三个“抢手”传递中国经济积极信号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进入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官方强调“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近期各领域的三个“抢手”,为此添上有力注脚。

  备受关注的中国超长期特别国债本月正式发行,市场反响热烈,多家代销银行数亿元(人民币,下同)额度一天之内即售罄。

  根据官方安排,今年先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均为半年付息。作为记账式国债,其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个人和机构都能购买。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17日率先发行,受到机构投资者热捧;22日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后个人投资者也踊跃买入,当天盘中价格一度大涨超20%,两次触发临时停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24日首发,三天后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同样“卖爆”。期限最长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则将于6月发行。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旨在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这客观上有利于提振总需求和市场信心。当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转换为居民和企业收入,经济活动更加活跃,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也会增强,进而夯实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特色文旅产品热度飙升

  前往西安、洛阳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多趟高铁车次迅速售罄,大热剧《我的阿勒泰》取景地同款木屋一房难求,携程平台国内租车订单同比劲增260%……

  为期三天的端午假期将至,尽管时间不长,但中国民众出行意愿强烈,各类特色文旅产品热度飙升。去哪儿平台上,今年端午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约两成,且还在持续升温。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火车票开售后,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开往周边小城,特别是县级城市的车票预订热度较平日增长2倍以上。

  这还只是年中旅游热潮的开端。暑期客流高峰紧接端午假期而至,不少人已抢先囤货。5月以来,美团平台暑期文旅预订单量(含门票、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长超60%。业界看好这个夏天银发游、研学游、企业游等针对性定制产品大热。

  中国旅游研究 院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此处潜力仍相当可观。

  中欧班列运输需求旺盛

  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这些最新“里程碑”记录下中欧班列持续旺盛的运输需求。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眼下全球供应链风险加剧,这条亚欧经贸“黄金通道”更成为国际运输优选项。据了解,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客户询价、订舱意向增多,发运需求和运量均有所增长。

  中国外贸也受益于“钢铁驼队”的稳定“带货”。尤其去年以来,中国制造“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成为中欧班列运量新的增长点。在中国力促外贸提质增效的当下,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指出,“新三样”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正是当前推动出口的主要有利因素之一。

  还有案例显示,有的公职人员自觉晋升无望,便想通过高利转贷大赚一笔。2009年初,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县委副调研员覃国友的一名从事房地产生意的朋友王某某在资金紧张、贷款困难的情况下,得知覃有多套闲置房产用于出租,就告知覃,把房产只用于出租是资源浪费。王某某劝覃国友将房产抵押给银行从中获得贷款,然后将贷款转借给他,承诺每年给予覃国友50%的利息。

  当时覃国友已在县委副调研员任上干了6年,他想“既然‘官路’不畅,转走‘商路’”也行。2009年至2013年,覃先后以其本人及其女儿的名义,以购买挖掘机为由分4次向广西鹿寨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合计305万元),然后将所贷款项借给王某某和张某某二人,并收取利息。经查,覃国友通过高利转贷方式共牟利119万余元。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于7月18日发布了《跨媒介旅行:直播+文旅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了直播+文旅的不足之处。首先,文旅资源整合不够有效,缺乏区域协调和联动发展机制;其次,文旅融合深入度不足,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和宣传方式有待提升,旅游景点与文化融合不够深入;最后,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理念滞后,部分旅游区域缺乏标准化建设和系统性传播的整合策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协调机制、提升文化宣传方式、加强景点与文化的融合,以及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理念。

  对于俄罗斯来说,尽管其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较早时期的希望参会,到后来又不来了,但俄罗斯不可能不重视超过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会议。何况,除了美国以外,还有中国、沙特这样与俄罗斯比较友好的国家出席。

  在杨赛霓看来,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性改造,核心难点还是那个老话题:钱。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机构在2021年发布的《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气候韧性基建面临严重的资金供需不匹配问题,未来五年内年均需要弥补近5000亿元的资金缺口。

  这两件事,与中国出席没有俄罗斯参加的俄乌“和谈”相叠加,似乎中俄之间有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其实,这是过分联想了。莫说俄罗斯外交部已经澄清有关中国驻俄大使的说法“纯属假消息”,更关键的在于——要认清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杨睿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