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速度” 上海南汇“年轻的城”日新月异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5 17:23:45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李姝徵)初夏的滴水湖畔,草长鸟鸣、生机勃勃。14日,“媒体看新城”集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南汇新城专场在这里举行。

  南汇新城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也是临港新片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载区。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成立近5年来,临港新片区的高端产业集聚和城市功能发展初现锋芒,这座年轻的城日新月异,正逐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当日介绍,临港新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初步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八大前沿产业体系,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值近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千亿元,目前已集聚特斯拉、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商飞、上汽等龙头企业。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333亿元,同比增长22.5%,约占上海全市11%。

  现代服务业也是临港的特色优势。据唐浩介绍,聚焦数字贸易、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技术贸易等领域,临港新片区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凭借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优势,临港正在成为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新热土。”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表示。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临港新片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4.01亿美元,年均增长超45.3%。揭牌4年多以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额超6000亿元。

  “目前,临港新片区形成贯穿‘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据李向聪介绍,临港新片区正助力企业“0到1”的源头创新、“1到10”的创新加速和“10以上”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临港新片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这座年轻的城,也正成为年轻人的城,人才集聚“磁石效应”愈发强劲。官方数据显示,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累计有8.81万人才来临港发展。2023年更是平均每月有约2600余名人才来临港“逐梦”;今年以来,临港已累计引进人才2.11万人,同比增长51.54%。

  “为了激发环湖活力,我们每年会围绕滴水湖举办各类商文体旅活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四级调研员张晓燕表示,临港正从商业消费、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多方面入手,让这座年轻的城赢得年轻人的心。

  阳光伴着海风,在滴水湖畔观摩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咖啡集市啜饮香浓的咖啡;夜晚华灯初上,夏季啤酒节的啤酒清香四溢,滴水湖剧院里的管弦乐表演正静待观众……“未来两年内,我们将以耀雪冰雪世界、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天文馆101文旅集聚区为核心区域,积极创建都市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张晓燕说。

  唐浩 表示,预计到“十四五”末,临港新片区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500万人次,届时“‘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城市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完)

  让她更满意的是高效便捷的清关流程,馆内展示的酒类产品,均已完成通关手续,消费者现场下单即可提走。据了解,成都国际铁路港创新实行了中欧班列进口货物“铁路快通+进口直提”模式,货物从中心站经铁路口岸出区全程不落箱,有效提升成都中欧班列的组货、分拨能力,整体通关时间较原来缩短2—3天。

  虽然空间站运行在距离地面340至45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上,比起地球到月球、火星等天体的距离近很多,但是这里已进入了太空,可以获得微重力环境,这为许多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物价稳,得益于供应足。几公里外,吉林市昌邑区,老爷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加工设备正全力运转。“丰收年景让粮价整体保持稳定。”公司董事长冯其永说,“春节将至订单量加大,我们正加班加点生产,现在一天能加工200多吨大米、50多吨杂粮,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近年来,我国下大力气整治影子银行,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梳理监管部门近年的工作重点,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2019年,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2020年,继续拆解影子银行;2021年,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2022年,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相关工作已从全面整治进入重点攻关,从有序化解到持续拆解,同时这也表明相关工作较为艰巨,需要久久为功。2017年至2019年,经过三年的专项治理,广义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缩减近16万亿元,狭义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缩减12万亿元。

  <strong>不同职业透视着丰富的社会图景</strong>

  剧版《三体》2020年底杀青,2022年11月首发预告。主演于和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拍《三体》是我做过的最科幻也是最现实的事情”。主演李小冉发文称,“科幻是神迹,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在导演杨磊看来,科幻作品应该具有其独特现实意义,并能够为观众展现“未来现实”的某种可能性。在《三体》的拍摄过程中,全体剧组人员“以敬畏、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拍科幻这件事情上”,回归科幻初心,共筑科幻之梦。

邓念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