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博物馆掀起“文博热”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5 09:43:48

  中新网银川5月3日电 (记者 于晶)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馆再次成为了人们假期出行的首选。宁夏博物馆在“五一”期间,迎来了客流高峰。5月3日,记者来到宁夏博物馆,只见现场前来逛馆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走进馆内,当下最受游客欢迎的镇馆之宝“鎏金铜牛”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威严感 。

  来自兰州的游客王先生说,大学时就听来自宁夏的室友提起过鎏金铜牛,非常感兴趣,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来看看,今天终于看到了,真的太棒了。

  现场,每个展馆里面围绕着许多游客,大家或听讲解员解说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或用手机记录下文物的精美,宁夏历史文化的魅力让游客时不时发出连连赞叹。

  “假期里带孩子来博物馆挺有意义的,孩子很喜欢看历史文物,一直听得很入迷。”来自陕西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整个博物馆看完了以后对宁夏有了更深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内文创产品也是展示优秀文化吸引年轻人的一个重要窗口,宁夏博物馆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非遗项目等元素,推出了一系列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创产品。与浅层次的娱乐消费相比,文化内容消费更容易让游客买单。

  宁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文博热”将会持续火下去。宁夏博物馆还需要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使博物馆适应年轻人“口味”,吸引更多年轻人线上线下打卡博物馆。(完)

  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冰雪运动,发展冰雪旅游,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挖掘冰天雪地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让生产得到发展,生活质量提升,生态持续改善。最近,本报记者深入黑龙江、河北、西藏等地采访,展现各地严守生态红线、厚植生态优势、释放冰雪红利的生动故事。

  (二)各规模企业PMI均有回升。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3%、48.6%和47.2%,高于上月4.0、2.2和2.5个百分点,各规模企业景气水平均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大、中、小型企业中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比重均低于11.0%,较上月明显下降,员工短缺制约生产的情况有所缓解。

  对于雁门关换流站运维人员来说,极寒天气中进行巡视作业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想到我们的辛苦是有意义的,能够守护千家万户春节的灯火,挨这点冻也变得值得了。”刘伟说。

  “有机肥可以提高地温、活化养分、增厚黑土、培肥地力。”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赵德山介绍,合作社1.2万亩地全部使用有机肥,完成绿色有机认证。

  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党总支书记陈良凯根据三角堆村区位特点,提出发展火龙果种植。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加入火龙果种植合作社,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

  <strong>“安倍化”的岸田</strong>

林瑜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