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高校师生挖掘荆楚文化 设计作品尽展楚风楚韵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0 08:28:02

  中新网武汉5月9日电 题:武汉一高校师生挖掘荆楚文化 设计作品尽展楚风楚韵

  作者 武一力 范 雄飞

  长江、古琴台、黄鹤楼……在江汉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魏坤的电脑里,汇集着100余件融入湖北特色的设计作品,方寸之间,尽展楚风楚韵。这些作品均由江汉大学设计学院的93名师生创作。

  今年1月,湖北面向全球公开征集“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文旅形象标识(Logo)作品。得知消息后,魏坤第一时间发动学生参与,希望借此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对荆楚文化的认知。

  “大家参与热情高涨,有学生查阅、重温古琴台的历史故事,还有学生为此特地去长江大桥、黄鹤楼等地标采风,寻找创作灵感。”他说。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孟欣楠以湖北省简称“鄂”字为原型进行创作。“鄂”字的偏旁部首由山川、瀑布、长江和古琴的简笔造型组成,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

  孟欣楠谈及创作灵感时说,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中,伯牙子期因古琴结为知音,因此将古琴当作知音的重要符号,融入到作品中。此外,她还想通过作品向外界展示湖北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中的山川、瀑布、长江等元素以及色彩搭配,都展现出生态之美。

  孟欣楠坦言,从产生灵感到作品落地,大概有1个月时间,其中数易其稿,多次向老师请教。“我遇到了不少瓶颈,比如色彩衔接不自然、‘鄂’字右耳旁设计不美观等问题,都是老师们给我提供参考意见,这件作品才能越来越成熟。老师就像知音,引发我思考,帮助我成长。”她说。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三学生郑虹喆的作品为《知音湖北·相遇湖北》,她用两台“古琴”和一条“长江”拼接成湖北首字母“H”的造型。她介绍,古琴代表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而长江就像纽带一样,把人与人、人与物连接在一起。

  “我想通过作品告诉大家,湖北是个很‘赞’的地方。”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三学生刘乐凡表示。她的作品由“HUBEI”五个红蓝相间的字母组成,一条“长江”穿流而过,其中还点缀着爱心、大拇指、笑脸等图案,整体风格活泼灵动。刘乐凡从家乡河北来到湖北求学,结交到不少朋友,在她心里,湖北人热情好客、真诚善良,在这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因此希望借助作品为湖北“代言”。

  魏坤教授表示,师生们绘制的作品“百花齐放”,呈现出包容大气、风光秀美、热情豪爽的湖北形象。他认为,Logo作为一种视觉符号,除了“好看、好记、好懂、好用”,还承载着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是连接湖北旅游资源和游客之间的一架桥梁。今后,将继续带领学生挖掘荆楚文化,用更多作品绘就湖北风采。

  据悉,江汉大学位于“知音故里”武汉汉阳,师生对“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耳熟能详。围绕知音文化,该校多次举办交流互鉴活动,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推进知音文化与文学、艺术、科技、旅游等领域形成深度融合。(完)

  此次河南两会期间,还将安排“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分别邀请相关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完)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越南歌手杜氏清花近日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采访时唱起中国电视剧《西游记》的插曲《女儿情》,意犹未尽。

  <strong>悉心保障日常生活</strong>

  在中国求学期间,杜氏清花在中国的《歌从黄河来》《中国民歌大会》等电视节目上一展歌喉,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小河淌水》《玛依拉变奏曲》等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民歌,赢得评委和观众好评。

  在当天成立大会现场,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致福,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在开幕式上致辞。会后召开了山东智库联盟2022年年会。

  李涛介绍,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设备将光伏面板、风力发电机及蓄电池都直接连接到母线上。当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供给5G基站设备负载仍有溢出,将会通过装换气对备用电池组充电,增加备电;若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供给负载不足(如阴雨天气),控制装置将自动切换至电源仓由备用电池供电,保障设备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徐木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