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24 23:39:50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下午1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新技术验证箭竖立在场坪发射台上,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喷出蓝色尾焰,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中心发动机调节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离地面50米处,四条着陆腿展开,随后火箭缓速下降,高度趋近于零,稳稳落在回收场坪,实现定点垂直软着陆。

  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

  试验全程用时6分钟左右,火箭经历了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缓速下降五个阶段,实现“起得来、控得准、展得开、落得稳”。

  试验全面验证了3.8米直径箭体结构、大承载着陆缓冲技术、大推力强变推可复用发动机技术、双低温增压输送技术、返回着陆的高精度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及健康监测技术,为2025年如期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液氧甲烷发动机为火箭提供动力。低温的液氧、甲烷推进剂在充分燃烧后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仅清洁环保,还没有结焦积碳问题,有利于发动机的重复使用。同时甲烷制取成本比较低,适应火箭商业化发展方向。

  着陆缓冲系统是火箭软着陆的关键,四条着陆腿里的缓冲器可以吸收掉箭体着陆时的动能和势能,使火箭平稳着陆。

  本次试验飞行剖面的顶点为海拔约12公里的平流层。后续,研制团队将开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7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基本覆盖火箭一子级飞行剖面,向着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目标再迈进一大步。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伞降回收、伞降加气囊、有翼水平回收等 方案各有所长。垂直起降回收是在火箭原有外形上进行改进,增加了栅格舵、返回控制系统、着陆缓冲系统等,使火箭一子级得以重复利用,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效率,降低人类进出太空的经

  落实会议精神,关键是真抓实干。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直接连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检察机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听证,充分发挥听证员专业、独立、客观的优势。”石献智表示,听证员能够引导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寻求合理合法的纠纷化解途径,既有效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也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随着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和实施,上市公司参与重大项目招投标机会也进一步增多。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上市公司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可以快速推进相关项目进程,将拉动投资、促进就业,有利于增强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能和效能,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自身提质增效,增强资本市场活力。

  1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会谈即将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由体育行政部门及其事业单位、单项体育协会主办、承办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属于《公告》范围,主办、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条件和要求从严进行审查,并承担相应责任。由此可见,未来在高危险性体育赛事领域,政府、单项体育协会等官方将扮演主要角色,而完全由商业机构组织尤其是主办的山地越野赛事将被严格审核,获得许可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相对于国内商贸流通业,作为一个特殊经营行业,免税这个业态的高利润空间也是众多玩家纷纷入局的重要原因。

张淑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