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4 20:06:35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第三届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下称“民博专委会”)青年学术研讨会16日在北京举办。

  本次研讨会以“博物馆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阵地作用”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讨论,线下主会场设在北京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们发延致辞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民族文化宫建成开放65周年。此研讨会是民族文化宫及民博专委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全国民族类博物馆、民族地区博物馆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探索,是民族文化宫65年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砥砺耕耘的硕果,也是民族文化宫积极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重要举措。希望全国民族类和民族地区博物馆一起建设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学术交流环节,云南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周浩玲,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华春湧,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文博馆员王石雨等10位青年学者,围绕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博物馆馆藏“融合性”“共同性”文物研究、博物馆与文化传播研究、博物馆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方向发言。

  本次研讨会邀请民族 文化宫博物馆研究馆员覃诗翠、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郑喜淑两位专家进行学术评议。

  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博专委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与会学者围绕本届研讨会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内容各有侧重,充分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入选论文虽视角不同,但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展开,所涉议题均是当下民族类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领域的热点问题与中心工作,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使命担当。民博专委会将进一步建设好这一平台,提升创新性、开放性和影响力,为广大青年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本次研讨会由民族文化宫和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博专委会、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主办。(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月31日,法国工会发起第二次全国罢工,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公务员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走上街头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报道称,当天罢工严重扰乱法国的电力生产、公共交通和学校运作等,使各地的公共设施陷入瘫痪。

  产销链连夜“狂飙”

  航空运输需求呈现积极变化,今年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通过考察,他了解到余姚享有“中国塑料城”的美誉,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集塑料原料销售、塑料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专业生产市场,这也为其项目发展打下了产业基础。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各地区各部门需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兜底帮扶,积极主动解决返岗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招工难”问题,更好提振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作为中国创业“优等生”,深圳拥有超过240万家中小企业,超过140万个体工商户。事实上,近期深圳不断出台中小微企业相关利好政策。

白子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