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新发现为骨质疏松等治疗提供新依据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7 22:00:41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陈静 顾卓敏)骨和骨髓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维持着骨稳态。那么骨是如何对骨髓进行调控的?

  记者17日获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张长青、高俊杰和高悠水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骨对骨髓的调控机制。他们发现,这一过程还参与了激素型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进而为治疗激素型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坏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该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揭示了线粒体转运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和能量代谢调控方式,在骨与骨髓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正是维 持骨稳态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骨骼细胞转运线粒体到骨髓的造血干、髓系、淋系等多谱系细胞中,形成复杂的线粒体转运网络。不同供体细胞转运线粒体的能力不同:骨骼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不同受体细胞接受线粒体的能力亦不同:髓系细胞>淋系细胞>造血干及祖细胞。

  据悉,通过构建线粒体转运缺陷小鼠,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转运受损后,破骨细胞的活动发生显著改变,导致小鼠骨量降低,骨稳态失衡。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线粒体转运在骨折愈合、原发性骨质疏松和激素型骨质疏松等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发现了改善激素型骨质疏松的疾病进程的方法。(完)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基本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正当其时。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以科技增强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实力和底气,以改革筑牢广大农民同心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干劲,才能更好以农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兜售“印太经济框架”,拉帮结派组“小圈子”、划分阵营。岸田政府上台以来,甘愿充当美国在亚太拓展霸权的“急先锋”,通过武装自己示好美国,同时倚美扩军备战,为实现自身“军事大国梦”做铺垫。

大自然一点点渲染着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放在一起统筹部署、集中表达: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辽宁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刘乐国(正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辽宁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经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沈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说,日本政府按照美国意向放弃一直以来坚守的“专守防卫”原则,赤裸裸地转向“先发制人”战略,让亚洲邻国产生警惕。目前,日本国内不少人对岸田搭美国霸权主义“便车”的做法不满。

陈立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