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 江西瑞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6 06:40:02

  中新网南昌6月5日电 题: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 江西瑞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 卢梦梦

  切割、打孔、安装、测试……在位于江西省瑞昌经开区的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条刚刚投产的新能源项目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一派繁忙生产景象。

  作为瑞昌市首家集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充电桩生产型企业,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抢抓新能源风口,深耕充电桩领域,用5年时间实现产值由3000万元增长至4亿元,拥有新能源智能充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创平台,研发、五金、贴片、线束等核心板块全部自有,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2018年,我们通 过招商引资落户瑞昌经开区的标准厂房,当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的保姆式服务,坚定了公司在瑞昌扎根的决心。2023年12月,我们又在瑞昌经开区建成了总投资21亿元的瑞华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主要从事新能源充电桩研发、制造和销售。”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成杰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企业的产值预计将达1.5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得益于瑞昌市一系列科研创新扶持政策的实施,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充电桩产品更新迭代。

  “我们目前研发的‘超级爆品’充电桩,将传统机身笨重、电路复杂的充电设备全部集合到了一个电脑主机大小的模块中,并拥有智能语音提示,能快速更换充电枪头,改变了传统充电模式,投入市场后受到广泛欢迎。”欧成杰介绍。

  走进位于瑞昌市黄金乡下巢湖畔的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江洲船舶重工)的生产车间,只见昔日的老旧设备已被先进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线所取代。激光切割机、高空作业车等高科技装备的引入,不仅为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传统造船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据了解,该企业的前身为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曾是江西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累计建造船舶300余艘,但随着时代变换,逐渐从辉煌走向没落。

  为帮助造船厂摆脱负债困境,同时盘活闲置资源,让“老树”发出“新芽”,瑞昌市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对接推进,通过全面摸底、综合研判等,于2023年3月成立新江洲船舶重工,主攻中小型船舶市场,侧重于液化船与支线集装箱散货船及多用途重吊船的新造业务。

  为加快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瑞昌市将新江洲船舶重工的转型升级纳入“制造业攻坚行动”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公司捷报频传。3月31日,我们与德国船东签订十艘船舶订单;4月23日,又与丹麦船东签署八艘新能源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合同,签约总金额超26亿元。”新江洲船舶重工总经理吴秋平表示。

  据了解,日前,新江洲船舶重工还举办了349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NJZ1116)铺龙骨仪式及568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NJZ1117)点火开工仪式,充分展示其船舶建造能力。“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以新能源船舶为突破口,实现产值近20亿元的目标,交付船舶约12艘,成为新能源船舶领域的领跑者。”新江洲船舶重工董事长徐海东说。

  今年以来,江西省瑞昌市紧紧围绕九江市委、市政府“三大攻坚行动”战略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创新,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助力瑞昌加快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完)

  此外,俄国防部进一步表示,将计划举行8场双边演习。俄罗斯与印度跨军种演习“因陀罗-2023”、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23”、俄罗斯和老挝联合军事演习、俄罗斯和巴基斯坦联合演习“友谊-2023”、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军演,与集安组织中亚地区快速反应部队举行“边界-2023”演习,以及俄罗斯-蒙古国“色楞格河-2023”演习和俄罗斯与越南军演。

  林城告诉记者,在祖父和师父的教导与点拨下,认真学习、钻研了寿山石雕东门派的雕刻技法,融合“述派”精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提升内在功力的同时,也还需多学习不同门类、流派的技术,借鉴姊妹艺术的精髓;适应当代审美,才能突破自我。”

  东北地区的客流主要为短途旅游流、探亲流,集中在北京、哈尔滨、长春、长白山等方向。中国铁路沈阳局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9万人次,共开行旅客列车155对。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陆续增开及恢复哈尔滨至大连、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七台河等方向57趟旅客列车。

  针对一些咳嗽导致的不适,边永君建议,可以采取针灸、刮痧、揪痧、局部穴位按摩等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配合一些饮食疗法,比如食用梨汤、百合、藕等。

  答: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是指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解决国家发展和安全重大问题的技术。

  共赴新程,人们在艺术享受中开启新的年岁。随着北京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北京全市演出行业全面恢复,各大剧场“应开尽开”,呈现欣欣向荣的复苏态势。2023年元旦假期,北京市77个剧场将上演107台352场精彩演出,陪伴市民辞旧迎新。

张孟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