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安数字赋能“治水”变“智水”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5 14:35:23

  中新网永州6月15日电(唐小晴 唐涛华 唐宇)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水利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河长”平台发出指令。几分钟后,河道实时水文信息就投在屏幕上。

  “智慧河长系统汇集了全县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涉河涉污数据,能精准排查河道隐患,为实现‘智水’提供了有力大数据支撑。”东安县水利局河道管理与河长制工作股负责人易年荣说。

  近年来,东安把“生态立县”确立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首,强力推动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整治战役、乡村振兴示范片、全流域持续整治等生态环境建设。该县所有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为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紫水河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

  当前正值汛期,东安借助科技力量,严密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变化,让防汛变得更智慧。

  在石期河边上,横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大海一边查看水情,一边通过手机调取当地过去2小时雨量实况和未来2小时雨情预报数据,以及上游零陵区珠山镇雨情数据。

  以前,乡镇干部防汛凭经验。如今,在防汛过程中,一线乡镇干部通过实时天气数据报告及地质灾害管理平台等手段,精准、快速进行各项防汛工作,让河长掌握一手信息,提高防汛能力,实现远程“掌上治水”。

  从“治 水”到“智水”,该县创新推进河道网络化管理机制,成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管

  近年来,东安还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横塘镇兴隆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的周大峰是一名村级河长。“河里有没有垃圾,岸上有没有人排污,一旦发现问题,上传到智慧河长平台,跟踪整改。”除日常巡河工作,周大峰还加强宣传教育,向民众普及河长制知识和防汛备汛常识,引导村民自觉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像周大峰这样的村级河长在东安有255名。该县还发展了民间河长30人、河道保洁人员202人,共同守护好一江清水。

  今年以来,东安县三级河长共巡河4000余人次,巡河总里程5000余公里,巡河共发现和解决河库问题400余个,清理河道500公里;打造了以紫水河、芦江河和西涧河为代表的一批有特色、亮点突出的样板河17条,惠及39.7万城乡居民。(完)

  <strong>优化营商环境 不仅是给政策更要稳预期</strong>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蔡本田

  <strong>四处寻找能替代中国的供应链选项</strong>

  新型电池技术也将在2023年加速渗透,记者从晶科能源获悉,2022年公司N型TOPCon组件出货超过10GW,现已投产N型产能35GW,并实现了N型组件与P型组件一体化成本持平,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25.1%。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进展,为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strong>温刚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strong>

陈俊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