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北京首趟春运列车载客暖心归乡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1 04:44:07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 题:北京首趟春运列车载客暖心归乡

  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还未上车的旅客,请抓紧时间上车,列车马上就要开了。”26日5时30分许,寒冷的空气中,北京西站12站台传出工作人员的温馨提示。

  凌晨3时30分,整座城市还在沉睡中,记者在北京西站看到,陆续有乘客拎着行李进站候车,工作人员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春运期间,通过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的客流总量将达4988万人次,较2023年上升55%。

  在车站大厅忙碌的北京西站副站长李超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春运第一天,北京西站预计发送旅客14.3万人次,旅客出行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郑州、西安、武汉、长沙等热门城市。

  “每年春运都是一次‘大考’,我们充分准备,保障旅客乘车安全、舒适。”说完,李超赶往候车室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凌晨4时30分,第8候车室已有许多等待乘坐G6701次列车的旅客。记者发现,大部分旅客行李较少,大多只有一个背包和一个拉杆箱,或一个人听着音乐前行,或结伴一路有说有笑走来。

  正在候车的武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京工作已有十年,从事服务行业,因为春节正是他们的工作忙碌期,因此趁节前错峰回家探望父母。据他回忆,十年之前首次离京回家也是在北京西站乘车,当时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提前几个小时到车站,候车室里人满为患,大家生怕赶不上车、挤不上车。

  “现在,大件行李早已邮寄回家,购票、乘车高度电子化,很便捷。尤其开了高铁之后,乘车舒适度提升了、乘车时间缩短了,回家之路变得越来越轻松了。”武先生笑着说。

  清晨5时左右,检票通道开启,乘客依次刷身份证通行。走上站台,记者看到车窗上贴着许多带有“龙年大吉”“福”字样的红色剪纸,旅客纷纷驻足合影留念。

  乘客李女士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羽绒服回老家,“希望2024年自己事业红红火火,祝愿家人和朋友都龙马精神。”

  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G6701次列车已驶出近半 个小时,来京求学的王兴郝正在等候载他回家的列车开启。这是他的第一个大学寒假,首次离开家乡重庆这么长时间,他很想念家乡的美食、亲朋好友,也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高铁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北京感受了诸多“京韵京彩”、结识了很多新朋友的王兴郝,已喜欢上了北京这座城市,“我现在主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希望学成后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古都北京增添更多科技亮色。”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8日电 题:截至去年底,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存续规模逾1.9万亿元

  生猪是重要的农产品,也是重要的民生产品。据介绍,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6.99亿头,生猪供应有保证。当前正值备年货的重要时段,从常年情况看,这个时候生猪应该处于价格高的时段,但今年生猪供应呈现了三个新特点:出栏增多、消费偏弱、价格下降。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鲤鱼池至后堡)全长6公里,设车站4座,通车后与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连续跨越长江和嘉陵江,形成串联两江新区、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的南北骨干通道。

  面对业务工作,廖佳欣同样细致认真,边问边学边实践,积极开展内部单位安全检查,同时发挥自身“警校生”的专业优势,亮出“火眼金睛”执行安检查危任务,不让任何一件危险品进站上车。还在师傅吴家强的带领下,一起到售票厅候车室等重点区域检查消防设施,培训铁路职工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师傅告诉我,公共安全无小事,要常怀忧患意识。”廖佳欣说。

  夕阳西下,随着一盏盏直播灯亮起,中缅边城云南瑞丽正在复苏。在城中最具代表性的样样好翡翠文化产业园电商直播基地内,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着主播,上演一场场“灵魂砍价”。随着成交铃声响起,一件件玉石手镯、吊坠、摆件……被快速包好,再经由各路快递运往中国各地。

  据介绍,上海人社部门已于1月开启“2023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据介绍,今年,上海市人社局将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帮扶力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创业带动就业等,力争全年推动12万人实现再就业。

刘玮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