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指尖上的非遗”何以不断创新求变?

来源: IT之家
2024-06-09 17:42:43

  中新网新疆五家渠4月26日电 (史玉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家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对国家级“非遗”哈萨克毡绣和布绣的传统技艺不断创新求变,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让刺绣产品融入现代生活。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认定99家企业和单位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下称示范基地),新疆兰派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五家渠红旗农场绣丽美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入选。

  毡绣和布绣是新疆哈萨克族的民间刺绣艺术。2008年,哈萨克毡绣和布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形象地称为“指尖上的非遗”。

  合作社托起绣娘“共富梦”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红旗农场十二连的绣丽美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绣娘在一针一线地忙碌着。

  “我今年快60岁了,在家门口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照顾家里。”该合作社绣娘阿娅拉说:“以前在家一个月也绣不出几件成品,现在跟合作社里的姐妹交流,产品做得更快了。”

  2008年,由新疆五家渠市申报的哈萨克毡绣和布绣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绣丽美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库拉西是该非遗项目第四代传承人。自2002年以来,她带领该市红旗农场十二连的绣娘一起制作产品并销售。眼见身边的人靠传统手艺赚钱,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族妇女参与进来,库拉西便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她们。

  2012年,红旗农场投资兴建了一座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孵化园,为当地居民提供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场地。库拉西在孵化园里成立了刺绣合作社,吸引越来越多的民众在园区创业。

  “我们建车间,购置设备,选派专门的经纪人与商家洽谈订单,以保证毡绣、布绣产品的市场销路,形成毡绣、布绣产业化市场联动。”陪同记者采访的红旗农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杜红勇表示。

  2023年冬季,当地哈萨克族妇女在孵化园新成立4个工作室。拥有一间工作室的古丽旦·巴格达提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设备好,能专心做毡绣和布绣,还能兼顾家里的事。”

  “现在每个工作室有4到5人,以后会有更多人进来。”十二连负责人黄振辉告诉记者,连队组建了微信群,鼓励将自己看到的好作品发到群里,激发创作灵感。

  “以前就我一家,订单多了顾不上。现在人多了,订单也拿得多,相信今年生意会更好。”库拉西说。

  “小的毡秀和布绣作品价格从数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大的毡秀和布绣作品售价一般在8000元左右。”库拉西称,她一年可赚20万元左右。

  目前,红旗农场累计购置绣花机44台,建成4个机绣车间,4个手绣车间,每年生产的毡绣和布绣作品1000多平方米。如今,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60多人,人均增收约2.5万元。

  刺绣产品融入现代生活

  多年来,绣丽美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把传统手绣融入现代机绣工艺,为毡绣和布绣走向更大的市场创造条件。

  记者注意到,“示范基地”专门开设哈萨克毡绣和布绣展馆,展出用绣品制作的服饰、刺绣装饰画、床上用品、桌椅盖布、挂毯、地毯、毡房摆件等,不定期安排绣娘进行现场绣法展示,让参观者近距离了解绣品上的“花团锦簇、落英缤纷”从何而来。

  我们在绣品中融入很多现代文化元素,使图案更具时代性。还使用了一些其他地区的刺绣技艺,比如汴绣、苏绣技艺,让绣品工艺更多样。”库拉西说。

  2019年,红旗农场选送的哈萨克毡绣和布绣作品,荣获中国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半决赛传承奖。大赛组委会还为库拉西颁发了获奖证书和8000元奖金。

  近年来,该场借用新 媒体,推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哈萨克毡绣布绣直播,收获了大量粉丝。

  该场还通过抖音账号“兵团红旗农场”讲解非遗刺绣文化,不仅加快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产品也通过直播走向全国各地。(完)

  <strong>为何大家都忙着“提前还贷”</strong>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这里就是一家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在电影中科幻的场景正在这里真实地上演。不同于电影当中是帮助减轻负重的,这里的外骨骼机器人更多的是帮助老年人,甚至是失能人群更好地恢复行走能力。最近热度不断地攀升,每天来咨询、试穿、体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从后台监测数据上,我们也能看到每天设备使用的人数也是不断上升。

  <strong>为何大家都忙着“提前还贷”</strong>

  消费者感知的速度,来自于供给端智慧驱动的力度。据了解,原浆啤酒由于采取不过滤、不稀释、不灭菌等特殊工艺,使得原浆啤酒具有酒液鲜嫩、麦芽和酒花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因富含活性酵母却比较娇贵,保质期仅有7天,且需要低温储存。

  据民青局介绍,这次交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内支援香港青年创业的项目,借此鼓励香港青年把握大湾区发展的机遇,并就粤港两地青年发展进行交流探讨。

  无独有偶,宁波徵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直播时雇佣“刷手”进入直播间进行消费打赏,并在直播结束后给“刷手”发放佣金。其行为违反了相关法规。鄞州区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20万元。

袁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