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就业丰富生活 江西余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18 09:28:42

  中新网江西余干6月16日电 (吴鹏泉 叶伟)制作琴杆、打磨琴筒、去脂蒙皮……仲夏时节,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匠师傅们在操作台前忙碌着,桌上整齐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组件。

  “我们制作的是‘干胡’,属于二胡的一种。”该公司董事长张仕先介绍说,“干胡”制作严谨,部件大到琴筒、琴杆,小到弦轴、琴码,都要精琢细磨,“你看,师傅们一手端着刨子在刨,其实另一个手还要不停转动木头,这样才能保证琴杆每一寸都光滑、平整,出音才能精准。”

  历经数十载发展,上述公司产品已扩展至14大类200多个品种,年产规模可达3000多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余个。2023年,当地官方将“余干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申报成为上饶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孩子在上幼儿园,每天需要接送,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该乐器公司员工程亚婷说,公司有些岗位是专门为“宝妈”设置的,工作无需打卡,方便照顾家庭和接送小孩。

  地处鄱阳湖畔的余干,是江西18个古县之一,素有“江南名郡”之美誉。近年来,江西余干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一把剪刀、一张纸,手指翻转间,一幅幅图案惟妙惟肖,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近日,在余干县文化馆,一场以“传承非遗剪纸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剪纸培训活动开展。

  活动中,剪纸艺师、余干县知联会理事何霞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介绍了图案的设计、选择、折叠和裁剪技巧等。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剪纸这门艺术,更能领略文化艺术之美,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剪纸培训活动的当地民众吴细姣如是说。

  “保护好、传 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余干县文广新旅局局长、九三学社余干支委会主委蔡美芳说,该县将不断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持续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魅力。(完)

  2022年是国际玻璃年。德国肖特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陈巍给记者讲了一个有关玻璃的故事:30年来,肖特一直致力于改良超薄玻璃的制造和加工技术,但苦于缺乏大规模走向市场的契机,直至在与中国伙伴的沟通中获悉,诸多中国科技企业正在寻找柔性屏幕盖板玻璃的解决方案。肖特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为客户提供了可量产的产品,并借助进博会等平台打响知名度,也因此成为中国市场折叠电子设备屏幕玻璃领域的知名品牌。

  国民教育必须植根学校。按照香港特区政府要求,自2021年起,高中一年级开设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取代了原通识教育科。作为香港高中4个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之一,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3个主题组成。

  徐家汇商圈辖区内有大小商务楼宇70幢,企事业单位约1万家,日常通勤白领超过7万人。依托区域化党建大平台,街道走访“两新”党组织排摸,发现自习需求并不小众。

  在此之前,淡水河谷第二台100%以电池供电的电力机车投入使用,这台电力机车同样出自中国企业之手,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

  广义而言,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是人们在面临各种危机时最为坚实的依靠,是一个民族最值得信赖的政治屋顶和生存空间。在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各民族国家基于保障本国公民生命健康为第一要务的原则,凝聚力量、汇集资源、鼓舞信心抗击病毒,一定意义上彰显了民族主义的正面意义。

  经了解,该男子家中一位73岁的老人因突发心脏病,急需前往河南省郑州市就医,老人乘坐的救护车正在驶往收费站。

姜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