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巧用导管和导丝“开山辟路”成功为“腿梗”老人“保肢”

来源: 旅游网
2024-06-22 12:50:47

  中新网上海6月21日电(陈静 王根华)84岁突发“腿梗”的老人面临截肢。记者21日获悉,上海专家用一根细小的导管和导丝“开山辟路”,为老人成功打通近60厘米长、坚硬的堵塞血管,为老人成功保腿。

  下肢动脉闭塞,俗称“腿梗”。患者阿巴吉(化名)老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史,由于 平时血糖控制较差,渐渐出现了左下肢麻木、感觉减退的症状。近几年,老人行走一小段路左小腿就开始出现疼痛,需要停下来稍作休息才能继续行走。一个月前,阿巴吉不小心受了点皮外伤,左脚第二足趾破溃。老人的麻木和疼痛逐渐加重,皮肤冰冷、足趾发黑坏死,夜间疼痛到无法入睡,甚至连走路都成了问题。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老先生下肢动脉闭塞,由于病情严重,综合评估后建议小腿截肢。此后,老人辗转多家医院求治,但得到的治疗意见基本一致。

  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曲乐丰教授通过检查发现,老人全身血管条件差,左腿的动脉全程多发狭窄钙化,有一段约60厘米的长段闭塞,膝下血管几乎不显影,足背动脉完全触及不到搏动。曲乐丰表示,老人的左脚第二足趾皮肤已经发黑且溃疡,病情十分危急,如不及时恢复下肢血液流通,不仅面临截肢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手术中,曲乐丰教授发现老先生大部分动脉有硬化斑块且管腔狭窄闭塞,如果强行“硬穿”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后果不堪设想。手术团队小心翼翼向前推送导丝,但闭塞段血管钙化坚硬很难通过。在一个多小时手术中,专家们硬生生趟出了一条“通路”。

  在曲乐丰教授指导下,金杰医生反复配合使用不同性能的导丝,不断调整支撑力度,最终找到“突破口”,巧妙引导导丝通过闭塞血管全段,再沿导丝送入球囊,逐级扩张闭塞血管,最终闭塞伴钙化的血管全部开通,严重狭窄全部消除,新鲜的血液直接输送至脚部。摸着远端足背动脉强劲的跳动,医生十分欣慰:老人的腿,保住了!

  在采访中,曲乐丰教授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许多患者会以“腰腿痛”对待,因而耽误了治疗。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发表的《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文章中指出,要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有机林果业,并不断做大做强“香梨产业”,将库尔勒香梨打造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高培杰认为,目前ChatGPT无法进行自我创新,这就导致其无法更加深入的理解逻辑思维。

  “我们近期在白沙镇一老侨房里,采集到一个HILL BROS牌子(美国咖啡品牌)的咖啡罐,外观虽已锈迹斑斑,但还能清晰地看出文字,和我们博物馆馆藏的20世纪前期的铁质咖啡罐是同一个牌子。”台山市博物馆助理馆员冯浩然介绍说,老旧咖啡罐能保留下来的很大原因,是台山人对海外亲人的“睹物思人”情结,当年喝完咖啡的空罐子,摆放在柜子里成了颇具侨味的饰品。

  该团队采用糖尿病大鼠全皮层损伤模型开展实验。他们惊喜地发现,与临床上常用的海藻酸钠敷料相比,该天然黏合剂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时,动物伤口部位具有更厚的肉芽组织以及更多的胶原沉积。同时,术后第7天时实验动物的新生血管数量显著增加,伤口愈合过程更快进入增殖期。

  央视网消息:曼城因财务违规面临扣分甚至被逐出英超,蓝月亮主帅曾在去年对此事发表过看法。

李宗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