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0万亿元,固收类基金扩容明显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1 17:44:5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0.78万亿元,相比3月份增长近1.5万亿元,助推总规模首次站上30万亿元大关。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公募基金总体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债基和货币基金的贡献。其中,货币型基金表现最为亮眼,净值从12.48万亿元增长至13.44万亿元,环比增长7.70%,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债券型基金净值约6.14万亿元,环比增长8.19%。

  诺安基金对本报记者表示:“开年以来,债基规模异军突起,长期来看,低利率环境下市场对于高息资产的需求仍然较强,配置长债和超长债对商业银行的性价比相对更高。债市收益率水平已显著领先于政策大幅下行,对潜在利空存在脱敏现象。”

  规模突破30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51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至此,公募基金规模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

  同期的开放式基金中,货币型基金表现最为亮眼,净值从12.48万亿元增长至13.44万亿元,环比增长7.70%,成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债券型基金共2421只,环比增长1.64%;净值约6.14万亿元,环比增长8.19%。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有2406只、5021只,环比增长2.17%、0.30%;净值分别为3.18万亿元、3.72万亿元,环比增长2.78%、1.86%。

  从基金份额的角度来看,货币型基金份额最多达13.44万亿份,环比增长7.70%;债券型基金份额为5.45万亿份,环比增长7.78%;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别为2.74万亿份、3.41万亿份,环比变动0.75%、-0.63%。

  与去年年末相比,货币基金规模增长2.16万亿元,远超其他品种,另外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封闭式基金分别增长8261.88亿元、3459.87亿元、625.53亿元、222.78亿元,混合型基金相对有所缩水,减少了2339.59亿元。

  从盈利数据来看,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从2022年末的4.27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5.32万亿元,债券型基金的总利润达到了2381亿元,超越了货币型基金的总利润。然而,其他基金类型如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QDII基金在2023年都出现了亏损。

  回顾历史,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持续增长,自1998年发行首批基金以来,2017年6月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万亿元, 2021年初达到20万亿元,基金规模成长速度明显加快。2022年开始市场震荡,基金规模增速放缓,今年来市场行情显著好转,基金规模增速加快,4月末规模较去年年末增加了3.18万亿元,超过2022年与2023年增量

  截至4月末,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合计达到19.5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二。与权益类基金相比,这两种基金的风险较小,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根据公募基金年报数据,个人投资者更加青睐货币型基金,超七成净值为个人投资者持有,机构投资者则偏好债券型基金,持有净值占比超过八成。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长期来看,在银行存款利率调降、禁止理财借道配置高息存款、整改手工补息等趋势下,机构对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的需求可能有所抬升。

  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颇受基民的喜爱,年内合计发行149只债券型基金,占总数的三成左右,发行份额达到3410.32亿份,其中4月、5月发行份额占比均超过总数的80%,热度远超其他品种。从平均发行份额上来看,4月债券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接近30亿份,达到29.48亿份,创2022年9月以来新高。

  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热度明显下降,年内合计发行106只混合型基金,低于同样为权益类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自3月开始,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降至7%以下,而在混合型基金最受欢迎的2020年,该比例持续超过40%。

  141只基金清盘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公募基金规模不断突破新高的同时,也有不少基金因规模不断萎缩,直至小于5000万元,而不得不清盘。

  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5月份共有34只基金清盘。今年以来,共有141只基金清盘。

  一般来说,持有人户数不足200户或基金净资产低于5000万元是基金的清盘线。

  至于基金清盘的原因,本报记者发现,多数是因为连续50或60个工作日,出现了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5月22日,国金基金发布公告称,国金鑫瑞灵活配置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于2024年5月21日表决通过了《关于终止国金鑫瑞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有关事项的议案》,该基金将从2024年5月22日起进入清算期。

  资料显示,国金鑫瑞灵活配置成立于2017年9月,于2023年3月增设C类份额。国金鑫瑞灵活配置A在2023年、2022年和2021年收益分别为-2.78%、-27.33%、-5.22%。

  此外,国金鑫新灵活配置也于今年3月13日进入清算程序。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均为杜哲。

  随着国金鑫瑞灵活配置的清盘,目前杜哲所管基金只剩下国金惠诚债券,管理规模0.52亿元。

  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混合为偏债混合型基金,于2024年5月21日进入清算程序。

  华商基金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5月20日,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华商基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该基金进行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

  从规模来看,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进入清算程序前的基金规模0.44亿元。从收益率来看,2024年以来,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A基金净值上涨3.41%,2023年收益为3.37%。

  与此同时,招商稳锦混合、南方安养混合、国泰惠元混合、中加科瑞混合等多只偏债型基金在年内清盘。

  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表示:“迷你基金清盘,是资本市场自然选择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良性淘汰过程。具体到单只产品清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产品业绩不好,投资人最后选择赎回,基金净值和持有人数不断减少,基金就等于自动终止。”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基金发出了清盘预警。

  比如,5月23日,农银汇理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公告称,若截至2024年5月29日,农银汇理均衡优选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该基金将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终止条款,并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程序进行清算,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

  博时港股通红利精选于5月23日发布清盘预警称,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为2024年5月27日。若截至2024年5月27日,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责任编辑:帅可聪 主编:夏申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1月31日上午,记者再次登录该APP时,其运行已经开始有些不稳定。一方面,群聊界面经常出现连接失败的提示;另一方面,之前用于“打榜”、绑定银行卡的3个小程序链接均无法打开。记者就此询问“助理”,助理首先称“需更换网络再试试”。不久,“助理”又发来一串网址链接,提示记者从该链接进入“打榜”界面,记者未予理会。

  大棚产业旺,群众生活美。“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数以千计的大棚不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应,更为滦平农民带来了美好新生活。

  “房贷利率的下降属于供需两端一揽子调控政策的一种,还是要与其他政策结合起来发挥作用。预计后续还有其他城市跟进,而且首套房贷利率还会下降。”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完)

  在整个青岛市层面,则存在有产权型人才住房政策,项目销售价格应按照不高于销售时点同区域商品住房售价的80%确定;以限定价格购买的面积,按照不同层次人才应享受的人才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核定,超出部分按照同区域商品住房价格购买。

  虽然商业不动产一直受到险企青睐,但优质的商业不动产项目在市场上仍可遇不可求。深圳汇合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江表示,优质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我国总体来说是比较稀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更是如此。因为人口总是向商业发达的地区集中,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而国际企业又青睐向发达城市、发达地区投资和驻扎,所以商业地产的价格上升周期要比普通住宅更稳定、周期更长,它是低利率环境下优势更好的一种资产。

  据市民周先生反映,最近,他多次接到号称某短视频平台的“带货”推广短信,称其“信誉良好,邀其加入QQ群开通带货资格,轻松月入过万”。对此,周先生将信将疑。

杨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