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什么是科技创新?

来源: 金融界
2024-06-18 04:13:01

  中新网6月17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什么是 科技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表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迭代升级的方向。从现代生产力变革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王蕴认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打开了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机遇窗口,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必要条件。

  王蕴指出,科技创新深刻重塑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基本要素,推动向着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进行跃升,并实现优化组合,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数字经济新形态,推动我们进入数字时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产业,而且也催生了网上购物、在线服务、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创造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显著提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王蕴认为,这是对“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大论断的拓展和深化。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2023年我国位居全球第12位,较2012年跃升2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王蕴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完)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奶茶杯”产品包装盒大都是英文,无生产厂名、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更没有注明主要成分,明显属于“三无”产品。

  研究团队建议,为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应继续争取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支持;高度重视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努力提升现有大科学设施使用效率;向基础研究提供稳定增长的经费支持;构建金融与科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红沿河核电2022年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1256.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470.43万吨,综合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等效于9.4万公顷森林吸收量。

  “昨天晚上商场差点儿没关上门,我们正常是晚上8点30分闭店,但是到9点,店内还有很多顾客。”北京西城区菜百首饰的安保人员对前来询问营业时间的消费者表示。

  发展交叉学科或可破解炎症性肠病诊疗难题

  国家医保局当天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在会上介绍说,本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新冠治疗药、肿瘤药、慢性病用药、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吴淑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