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跨海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3 20:17:51

  中新社天水/新北6月21日电(记者 冯志军 张晓曦)甘肃天水市和台湾新北市21日同时举办共祭中华人文始祖 伏羲的典礼活动,表达对伏羲的追思与崇敬,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祭祀伏羲由来已久、世代传承。1988年,天水市政府正式举办公祭伏羲大典,2014年起,与台湾约定每年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

  在天水举办的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上,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约500人现场参与了起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鞠躬敬祭、乐舞告祭、敬献花篮、谒庙拜祖等大典仪程。大典上奏响的34通鼓声,象征着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中华儿女,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崇敬之情;9响钟鸣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伏羲创世功绩的敬仰和尊崇。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伏羲大典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慎终追远祭拜祖宗的重大祭祀盛典,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并向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在台湾新北三重先啬宫,“2024(甲辰年)两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礼”9时50分开始,象征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典礼开场由鼓艺阵及舞狮群进行表演,新北三重兴谷小学幼儿班演唱《中华伏羲谣》。随后,担任主祭官的先啬宫董事长、中国国民党前秘书长李乾龙率领陪祭者们,向伏羲圣像敬献鲜花并鞠躬行三献礼。

  李乾龙表示,伏羲是华夏子孙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先啬宫广邀全台各地信仰伏羲的信众参加此次典礼,让两岸有更深厚的文化交流,带来更多和谐的意涵,同时也祈愿两岸和平,促进民众的和平共好。

  曾多次与甘肃天水交流的台湾中华伏羲协会理事长张馥堂认为,两岸应持续探讨与交流伏羲信仰及文化。伏羲充满创造与奉献的精神正是如今人们需要的。守护伏羲信仰是中华民族的责任,期盼伏羲文化能够源远流长,进一步发扬光大。

  台北市甘肃同乡会理事长张天佑表示,通过伏羲可以回看华夏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祖先遗留的珍贵文化资产,也将成为未来一同携手、再创卓越的基础。

  新党主席吴成典、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以及台湾伏羲文化经贸协会、尊崇伏羲信仰的相关人士等参加了在新北市举办的典礼。(完)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月14日08时至1月16日08时,东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江淮、江汉大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将先后降温8~10℃,其中,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苏皖大部、湖北东部、重庆东南部、贵州大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大部降温超过12℃,江淮西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4~18℃,并伴有4~6级风、阵风7~9级。东部和南部海区有7~9级风,阵风可达10~11级。16日至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云南东部至贵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北部一线。中央气象台1月14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预警。

  老黄背着背篓,把挂在河道石头、树枝上的白色垃圾捡起来收好。见我注视着他,老黄笑笑说:“看到白色垃圾覆在这山水上,就觉得浑身难受。几年河长干下来,我最自豪的就是捡走了这些白色垃圾。”

  首先是家庭收入的提升。为推行生态管护员政策,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每月1800元的工资对于高原人民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不过,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生态管护员的生计依然有较大的提升、改善空间。在地广人稀的三江源,每位管护员日常巡护的路程可达上百公里,按每月巡护24天计,汽车和摩托车等巡护用车的油费开支比较大。由于高原道路崎岖难行,每月维修车辆3-4次属常态,外加巡护时的餐费支出,一个月下来,巡护工资也就所剩不多了。可见,要提升这笔资金在保障生态管护成效和改善管护员生计方面的双重效用,还需就资金使用效率、多元融资渠道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真是越干越胆小了……”在太原北车辆段轮轴车间探伤班,常这样相互念叨的5名“神探”,取得的成绩却不小。仅去年,“神探班”就获得了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的7次通报嘉奖。

  为了进一步把控产品质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葛群修组织成立了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收购,吸引了周边村镇120多个花生种植户加入,花生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00余亩,带动当地花生年销量增加3000余吨,帮助群众增收上千万元。

“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

林志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