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湖南养猪大镇的蝶变新生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5-26 21:53:07

  中新社长沙5月26日电 题:湖南养猪大镇的蝶变新生

  作者 张雪盈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眼前6栋“小清新”式的农家小屋,竟由曾经脏、乱、差的废弃猪舍改造而来,成为村民的议事厅、活动场,游客的打卡地、咖啡屋。“咖啡屋保持了原有猪舍布局,部分屋外还留有石槽,意在变废为宝的同时留住乡愁、承载记忆。”长沙县福临盟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博说。

  湖南是生猪养殖大省。在生猪养殖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年代,长沙县福临镇便是养猪业的个中高手。高峰时期,长沙县年出栏的50万头生猪里有30万头来自福临。土生土长的福临镇居民刘泽华笑称,人住单层平房没关系,猪一定得住双层洋楼,配齐电暖、凉风。

  养猪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表兄堂姐都会游泳,只有我不会。”刘泽华解释,福临镇内有较多水域,游泳曾是村里孩童的必修课;但因超量养殖和粪污直排等行为,导致村内臭气熏天,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超标11倍,下河戏水成了往日的“故事”。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粗放式的养猪模式难以为继。”福临镇党委书记陆宇介绍,2012年起,当地决定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有序实施生猪退养。依托县里出台的相关政策,福临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向村民宣传讲解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养殖户拆除违规建设的猪舍,将养殖规模控制在环境可承载范围内。

  一边有序退养,一边修复生态。生态环境好转的同时,坐拥影珠山、陈树湘故居等旅游资源的福临文旅也逐渐升温。2023年9月,福临镇成立长沙县福临盟农文旅有限公司,从7个村(社区)各抽调1名村干部组成运营团队,通过将住宿、餐饮、文旅等新业态嵌入本地居民,让本地居民自己成为经营主体,激活发展动力。

  春季赏花、夏季研学、秋季观稻……为吸引年轻游客,当地不仅根据时令策划文旅主题,还将咖啡屋、露营地、生态餐厅等带有城市标签的业态引入乡间,使之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在福临镇,既可穿梭花田,登峰直上,感受云雾缭绕,山野情趣;也可参与户外研学,沉浸式体验长征路漫漫。

  “基本每天能接4、5个研学团,忙得脚不沾地。”王博介绍,不仅研学游开花结果,福临镇将闲置房屋改造的民宿同样火热。2023年,福临镇民宿集群共接待游客4.6万人次,营业收入1280万元(人民币 ,下同),拉动本地农副产品收入70余万元。今年油菜花季全镇旅游综合收入超4000万元,游客量超30万人次。

  纷至沓来的游客,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油菜花季的爆火出圈,更让“90后”的福临小院老板何波充满信心:“虽然忙,但很有奔头,相信未来会更好。”(完)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被称为“京津冀最美湿地”。目前,衡水湖记录到的鸟类达333种、昆虫757种、植物594种、鱼类45种。“看好这些候鸟就是我最大责任,会一直把‘母亲湖’守护下去。”李国忠说。(完)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徐家村乡土博物馆开馆。馆内,一件件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展示了徐家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生活变迁,承载着徐家村几代人的记忆。该馆位于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区内老建筑横跨明清至民国时期,是徐家村内传统建筑最丰富、最集中的区域。

  <strong>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游客 吴忠娟夫妇:</strong>我们一家三口这样奋斗,从以前租房,后来自己买了房,虽然是贷款,但是一步一个台阶都是在向上走,这都是我们感受到的生活上的变化。我们的车也换了,今年还想再换一辆车。我们就是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的心态,我们都会很努力地去生活,希望日子越来越好。

史称“四行仓库保卫战”。

  距清河坊历史街区不远,是杭州的新晋网红地德寿宫。今年春节是德寿宫正式开馆后的首个春节,馆内以2002年德寿宫遗址出土的“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兔形瓷塑”为原型,推出了文化形象“宫兔”,并设计了4场社教活动和1场美学展览,让游客在新春佳节跟着宫兔探游德寿宫。

  酒店里十余个大小不一的泡池,热气蒸腾中若隐若现的人们不时传出舒爽的嬉笑声和称赞声,热热闹闹的温暖场景,和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相映成趣。

林雅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