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云南丨云南曲靖:千年一“爨” 活力传承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3 20:55:13

  “兴字 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有火烧。”行走在“爨乡”——云南省曲靖市,不论是耄耋老人或是垂髫小儿,都能说出有关“爨”字的顺口溜,满街的招牌上,随处可见圆润、饱满的爨体字。

  “东晋至唐天宝七年,之前在中原地区受封于爨地并改名的爨氏一族后裔,因社会流动辗转来到云南。经过九代发展,爨氏逐渐枝繁叶茂,成为一方大家族,治理南中地区400余年,期间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爨文化。”曲靖市陆良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县博物馆馆长王洪斌介绍,爨文化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文化,包括了诸如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在内的丰富厚重的内容,是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三大高峰之一。

曲靖市陆良县的《爨龙颜碑》。 人民网记者 黄玉琦摄

  地处滇东北的曲靖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中原至西南边疆的重要一站,也是西南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域,因此爨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受到滇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和楚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中,爨氏治理下曲靖又与西南地区的各民族和部落保持紧密联系,通过缔结婚姻、协调利益,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的融合与繁荣。

  “爨氏治理南中地区期间,既奉中央正朔,又相对自治,使得这一地区始终保持稳定和统一,为国家统一和西南民族团结作出了极大贡献。”王洪斌说。

曲靖市陆良县的《爨龙颜碑》。 人民网记者 黄玉琦摄

  千年爨文化,留下重要的两个载体,便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前者存放在曲靖市一中校园内,后者则放置于陆良县马街镇。两块爨碑,不仅记录了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代表性字体,也记录着中华民族由北向东、向东南迁徙的轨迹,为研究古代边疆少数民族历史及六朝书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被誉为“南碑瑰宝”。

《爨宝子碑》放置于曲靖市一中校园内。 人民网记者 蔡树菁摄

  爨碑中有一句“独步南境、卓尔不群”。如今,曲靖市为传承解读文物文化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发挥文物的当代价值,通过书法课程、舞蹈、文旅体验、文创产品等活化传承的方式,使得延续千年的爨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推广爨文化的同时,当地进一步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晶茹、秦华、黄玉琦、蔡树菁、程浩、符皓、尹馨)

  来源:人民网

  肯尼亚是世界公认观赏非洲野生动物的最佳国度,在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非洲五霸——非洲象、犀牛、野牛、狮子和猎豹随处可见;在纳库鲁湖国家公园,红色的火烈鸟成群结队在蓝天碧水间翱翔;在安博塞利国家公园,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雪山映照着满地的如茵绿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每年六月中旬至九月份的动物大迁徙。

  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同柬方共享机遇、共谋合作、共促发展”,并指出双方可以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入手,着力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

  从内地来港工作多年,艾先生与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已在香港安了家。恢复通关的消息发布后,他便把父母从江苏徐州老家接到香港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祖孙三代第一次齐齐整整聚在一起。“疫情之前,父母差不多每半年就会到香港看孙子,我们也会回老家过春节。但疫情之后,这一切都成了奢望。”艾先生说。

  ——乌克兰总统府官网10日发布消息说,乌总统泽连斯基9日在波兰会见了波兰总统杜达,泽连斯基向杜达通报了当前俄乌冲突的前线形势和乌克兰的国防需求。双方讨论了进一步加强防务合作和外交协调的措施。

  一名听力语言有障碍的旅客着急赶车,错把北京北站当成北京站,硬要闯卡进站。吴岩松闻讯带着纸笔赶到进站口,通过书写交流,很快就稳定了旅客情绪。得知该旅客平日里很少出远门乘车,他又贴心地帮旅客打到车后才放心。

  事实和数据证明,外资持续看好充满活力的中国。

陈坚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