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楼市久违的好消息 30年期按揭贷款利率创逾一年来最大周跌幅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21 01:36:01

  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平均利率上周创出一年多来的最大跌幅,合约利率从7.86%下跌25个基点至7.61%,为9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推动购房申请创下6月初以来的最大增幅。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平均利率上周创出一年多来的最大跌幅,合约利率从7.86%下跌25个基点至7.61%,为9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按揭贷款利率录得6月中旬以来的首次连续第二周下降。

  按揭贷款利率的大跌,适度缓解了陷入困境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推动购房申请创下6月初以来的最大增幅:在截至11月3日当周,购房申请指数增长3%,不过较去年同期下降20%。再融资活动也小幅回暖,当周增加2%,不过较去年同期下降7%。上周,MBA的整体申请指数(包括购买和再融资)自此前创下的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上升了2.5%。

  MBA副总裁兼副首席经济学家Joel Kan表示,“上周利率下降的原因包括:美国财政部的发行更新、美联储在11月FOMC声明中采取鸽派基调、以及数据表明就业市场放缓。”

  MBA的相关调查自1990年以来每周一次,基于来自按揭贷款银行家、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回复。该数据覆盖美国逾75%的零售住宅按揭贷款申请。

  当前美国按揭贷款利率仍然处于极高的水平。美国房贷利率自今年8月中旬涨破7%大关。不过,房价却并未像以往利率攀升时期那样出现下跌。现任房主不愿放弃此前锁定的利率较低的贷款,目前绝大多数房主的按揭贷款利率低于4%,导致全美范围内房源短缺之势愈演愈烈。

  美国按揭贷款利率的回落,大体追随美国国债收益率飙涨的趋势。近日,与按揭贷款利率走势高度相关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自突破5%大关、并创下2007年来最高后,出现明显回撤。

  对于长期美债收益率是否触顶,华尔街目前争议较大。虽然华尔街抄底美债的呼声高涨,但近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警告称,不要乐观地太早。不过华尔街一致认为,美债最惨烈的暴跌已经过去。媒体最新调查显示,近90%的受访者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见顶或不会上涨到超过5.5%。

  一些分析师预计,美国房贷利率短期内恐怕难以大幅回落。美联储利率在更高位维持更久的货币政策令按揭贷款利率面临处于高位的压力,使之不太可能短期内猛降,除非新数据显示通胀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认为,按揭贷款利率已见顶,并预计未来两年将稳步下降。但即便如此,预计到2025年底之前,不会跌破6%,这远高于2010年代4.1%的平均水平。这将使负担能力继续紧张,并抑制房地产活动大幅复苏的潜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王许宁

虚拟人洛天依演绎《诗经》名篇

  一是统一审核制度,进一步优化注册机制。适应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需要,在发行上市审核理念、内容、方式、程序、自律管理等方面,保持主板与创业板总体一致。首发审核方面,完善交易所审核与中国证监会注册环节的衔接机制,明确本所审核工作接受中国证监会监督检查;交易所受理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审核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审核中发现重大敏感事项、重大无先例情况、重大舆情、重大违法线索的,将及时向中国证监会请示报告。再融资审核方面,明确优先股纳入注册制审核范围,并将主板上市公司适用的分类审核机制扩大至创业板上市公司,同时将简易程序的申请范围由目前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扩展至主板上市公司,对不同板块的再融资审核机制予以统一。重组审核方面,对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中标的资产的行业准入要求、重组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小额快速审核机制等作出差异化安排,并整合优化重组审核规则体系。

  <span style="color: #888888;">截图来源:车质网</span>

  根据央行公布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此外,渣打称,据受访中国房地产业中小企业反馈,在政策支持的推动下,1月企业的融资状况进一步改善、投资意愿增强。

  2022年7月18日,洋山港智能重卡在东海大桥上开启首例社会道路自动驾驶“减员化”测试,分阶段开展真实场景下道路无安全员技术验证。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洋山港智能重卡获得全球首张智能网联载货车示范运营牌照。2022年12月29日,洋山港智能重卡进入“真无人”阶段,五辆重卡编组,只有头尾车辆有安全员,中间三辆重卡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

蔡亚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