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海创会在福州闭幕 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1 04:38:45

  今年海创会新增复旦大学为主宾高校,该校带来10多个项目参展,包括全柔性发光纤维、多组学泛癌早筛技术等项目,体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国际视野。作为往届主宾高校,同济大学展出的超深水海底飞行节点地震仪、同济飞鱼等项目,为海洋资源勘探和地震监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届海创会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设置新时代山海协作馆、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馆、产学研创新馆、企业创新馆、金融服务馆等。

  大会期间,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本届海创会举办了主论坛“2024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丝路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等12场项目对接活动,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同济大学将和福州市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和福建省发改委共建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福建基地、和福州市科技局达成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复旦大学将和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福建)中心。

  海创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地将有效助力福建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24个产融项目集体签约。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与会期间表示,复旦大学与福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特别是在福建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闭幕当天,第二十二届海创会签约仪式颁奖仪式暨第二十三届海创会启动仪式举行。据悉,6月2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枫林科技沙龙将在海创中心举行医工交叉融合创新专场,邀请相关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开展研讨,并精选3个创新项目进行路演,延续海创会“永不落幕”的对接机制。

  记者站在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上看到,云开雨歇,温暖的冬日阳光洒出一片耀眼的金色。乌东德大坝最大坝高270米,平均厚度40米,厚高比仅为0.19,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双曲拱坝,也是世界首座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特高拱坝。

  一是做好涉台文物保护利用的宣传、研究和规划编制。设立并启动“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重点保护一批祖籍在漳州的台湾同胞的祖祠、祖居和历史文化村镇。同时,有计划地深入挖掘和保护反映两岸渊源的文化、习俗、传统工艺、传统产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推动中欧班列发展迈上新台阶,广州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关于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条措施,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跨关区通关协调机制,主动对接外贸企业需求,全力促进中欧班列发展和通关便利。

  2023年1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非凡的领航2022》。

  “祝融号”发现火星

  为推动旅游市场加快复苏,2022年12月中旬,贵州推出了历时两个半月的“冬游贵州”优惠活动,游客可享受“一免三减半”,即:免门票、自驾高速公路过路费五折、住宿费五折、购买商品五折。(完)

刘玮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