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国家代表走访云南普洱 共探农业环境合作未来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4 07:33:51

  中新社普洱6月2日电 (罗婕)“农业生产不仅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也可通过农业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山·乌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澜湄国家需携手加强农业环境合作,分享各国经验,保证粮食安全、拓宽农业发展前景。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月30日至6月2日,“2024澜湄周-绿色澜湄计划:能力建设伙伴关系”活动在中国云南举办。澜湄国家官员、专家学者等30余人走进普洱市,围绕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绿色价值链构建、气候适应社区、环境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等主题开展调研考察。

  普洱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201 3年获批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普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世界咖啡种植黄金带”,是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澜湄各国代表探访普洱咖啡种植场、鲜果加工厂等,了解咖啡产业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的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管理探索。

  老挝亦有世界知名咖啡产区,种植历史悠久。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利亚内塞·布曼尼万表示,此次看到云南良好的咖啡种植、加工条件,深入了解当地咖企探索咖啡废料、废水等处理方式,“我将把这里环境友好的咖啡生产经验带回老挝。”

  普洱市宁洱县森林面积428.14万亩,林业碳汇资源丰富,是中国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开展碳汇造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并推进碳汇计量监测和碳汇交易及金融模式示范工程建设。

  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处长昂图汉介绍,缅甸正探索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进森林保护区面积增加。宁洱森林覆盖率超过77%,当地探索的碳汇计量、交易和金融模式经验对澜湄国家有重要启发,“希望能跟中国多多取经。”

  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副研究员钱钊晖建议,澜湄国家可将气候变化议题纳入农业绿色发展框架,支持区域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还可与国际伙伴构建区域农业绿色价值链知识分享伙伴关系网络,探索可持续发展方案。

  此次活动由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云南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对外合作中心协办。(完)

  夏广义所在的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季家街道芦洋村,是北方沿海地区典型的渔村,渔灯节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6/67/8622694725878416415.jpg" alt="" />

  刘建国表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由一系列长堤和水坝组成,主要包括塘山坝群、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坝群、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坝群、秋坞-石坞-蜜蜂弄坝群等四个部分。

  根据校园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各地疾控部门专家还提醒,同时要做好春季流行性疾病预防,规律作息、健康饮食。

  《今生也是第一次》从三个不同年代的女性视角展开,故事跳转了三段时空,讲述了三个女性在同一间产房当中生产的故事。1993年的戴思瑾、2008年的陈兰青以及2022年的路远方,三位妈妈在即将分娩时,各自面对人生第一次生孩子的鸡飞狗跳,各自面对人生当妈妈的“第一次”。

  华南农业大学去年针对广州市18—50岁常住居民673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人们之所以生育,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增加家庭乐趣、喜欢孩子、巩固夫妻感情、履行人生职责、政策支持等。有利于提升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和职业发展稳定、伴侣支持、家庭收入较好、健全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生育激励政策等;而阻碍生育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儿童无人照料、经济负担重、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住房困难、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因素等。

杨雅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