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内蒙古行觅商机 新能源受关注

来源: 舜网
2024-06-07 18:51:01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6日电(记者 张玮)6月5日至6月7日,近40家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机构开启“内蒙古行”,考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多家企业觅商机。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松井学考察呼和浩特市的新能源企业后,对当地的新能源产业产生浓厚兴趣,“之前,我们和内蒙古的合作大多在羊毛、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现在对于氢、氨、醇等新能源产业的出口也很关注。”

  而对于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德谷昌也来说,他是和内蒙古有着35年深厚情谊的“老朋友”。1979年,世界500强企业三井物产和鄂尔多斯集团建立羊绒贸易后,又共同出资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接下来,我们会在内蒙古继续扩大投资和贸易的事业,尤其是绿氨、绿醇、绿铝、氯氢等具有绿色属性的产品。”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副馆长文恩惠介绍说,截止到2023年,韩国企 业对华投资共有28700家企业,投资金额为939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90%以上是制造业。

  “目前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正处于转折期,随着中国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新的投资机会也再次出现。”文恩惠认为,在碳中和、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新增长产业领域,韩中之间将会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

  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1.5%,实现了7连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增长了3.2倍。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杨进表示,外资企业带来了领先的技术设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成为内蒙古与世界经济发展先进水平高端领域连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在ICU里,医护人员要24小时值守在病床旁,随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他们每天还要为患者擦洗身体,换床单,确保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地鼓励、安抚患者的情绪。这样繁重的高强度治疗和护理工作,在重症医学科的每个病室里是每天的常态。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五子”联动如何带来首都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统战工作就是要广泛动员和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备注:本文所示为2022年建成通车的主要线路及部分车站

  公告显示,2023年比利时和荷兰均会加大缉毒投入,包括安特卫普港将增加人手,增购扫描设备,力争对可疑集装箱实现“百分百扫描”,荷兰海关会追加相关投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化学检测、集装箱定位追踪等领域。

  2022年7月,为配合当地基建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桃花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桃花河遗址考古项目领队郑喆轩在研讨会上介绍,该遗址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香山镇,包含鄢家沟和田家湾两个地点,均属涪江左岸阶地。桃花河遗址鄢家沟地点位于香山镇梁陈村,初步认为属涪江左岸三级阶地,阶地面呈东西走向,面积巨大,达9万余平方米。田家湾地点位于香山镇新城坝村,初步认为属于涪江左岸四级阶地。

何光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