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伙恋上东阳木雕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3 02:17:03

  中新网金华6月11日电 (钱晨菲 董易鑫 徐帆)“我恋上东阳木雕已有十余载,越爱越深。除了风光图景、花鸟虫鱼等经典创作主题,东阳木雕在题材的选择上有着无限可能。在探寻东阳木雕与西方艺术的交融之道中,我觉得乐趣十足。”法国人Guilhem Bouissou说。

  在中国生活多年,这位法国小伙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大地,谐音Daddy(爸爸),既意味着一份责任,又寓意根系大地、生生不息。

  “我与中国,有一种命运安排的缘分。”大地说。2010年,大学攻读当代艺术专业的他为汲取更多创作灵感,开启了周游世界的艺术探寻之旅。正是这一年,大地与中国姑娘张婷婷在北京相遇,两人一见钟情,之后,他成了中国女婿。

  2012年,大地与妻子前往浙江杭州游玩,雷峰塔内《白蛇传》主题木雕壁画深深吸引着他。“东阳木雕和我在欧洲看到的木雕完全不一样,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真实细腻的木雕作品。”当时,大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东阳木雕技艺。

  东阳木雕发源于浙江东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着中国人千年的木上巧思。

  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大地找到了参与上述作品雕刻的技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挺丰。看着大地诚恳求艺,陆挺丰决定收下这位“洋弟子”。

  “我从2013年开始系统性学习东阳木雕技艺。当时,每天一早就从家里出发前往师傅的工作室,常常要练到深夜。为了补上雕刻短板,我除了工作室的集训,还在家里专门安排了一间练功房用来加练。”大地回忆。

  大地的刻苦练习,陆挺丰看在眼里。“大地很努力,他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 最好的艺术创新源泉。”

  在这场以热爱为名的双向奔赴里,语言并不是障碍。起初,陆挺丰在手机里下载了翻译软件,便于日常沟通。后来,他发现大地的悟性很高,有时候一个肢体语言或眼神,对方就能秒懂。

  日复一日地练习让大地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大地毅然辞去工作,专注于木雕创作。在这过程中,他发挥自身优势,雕出了不少东西方艺术文化交融的作品。

  京剧脸谱木雕是他的得意之作,被其挂在工作室的正中央。“这件木雕作品在传统戏剧脸谱的基础上,我融入了欧洲文化元素,比如脸谱头上的皇冠结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进行雕刻,两鬓垂下的穗子,则用了塑料材质的装饰球辅以羽毛点缀。看似混搭,但整体来看很有美感,我希望通过东西方艺术的交融,让中国传统戏剧人物焕发新的生命力。”

  因木雕与东阳结缘,因热爱在中国定居,不仅是大地,他的儿子也把汉语作为母语,爱上了中国文化。

  “我想邀请更多亲朋好友来中国看看。”谈及未来,大地心中已有规划。“我要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和艺术,争取学成后传播到法国。”(完)

  总书记最后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戏剧大师们对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剧艺术有何认识和诠释?世界戏剧表演体系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strong>

  <strong>问题八:</strong>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08/421890e83b5e45639195b4580b996d52.jpg" alt="" />

  靠水吃水的郑金良在长江边讨生活,开过饭店、办过公司,长江给了他一家慷慨的奉献。鲥鱼的消失让郑金良深受震撼,“尽己所能保护长江生态、拯救长江鱼类、繁育长江三鲜,誓不让它们灭绝。”2000年,郑金良开始专攻河豚和刀鱼的人工养殖。

  <strong>(经济观察)各地加快布局 中国新基建投资持续活跃</strong>

  从2016年开始,张靖的团队通过参与县文旅委主办的“戏曲进乡村”、“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周末小剧场”等丰都非遗、民俗、戏曲展演类活动和一系列公益活动,联合武当流通门、石工号子、木棒棰戏、剪纸艺术等丰都部分非遗项目,将非遗文化带到乡村小院,走进百姓舞台,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刘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