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建言:聚人才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5 19:14:15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周燕玲 石小杰 瞿宏伦)“作为一名来自贵州的基层代表,我经历了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正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进程。”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市雨朵镇党委书记付庆梅说,推动乡村振兴,乡村必须有能人、有产业、有品牌,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眼 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付庆梅介绍,近年来雨朵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韭菜,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社员入社,先行先试探索种植韭菜,韭菜亩产最高可达5000公斤,扣除土地流转、种子、工资等成本后,每亩净收益约4000元。

  “有产业,还必须有品牌,我们已初步形成‘雨朵韭菜’品牌。为保证质量,村集体合作社建立了农残快速检测室,对每一车韭菜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后附带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才准流入市场。”付庆梅说,农户参与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经营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反租倒包赚薪金、入股享股金等方式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支部书记肖正强是一名“兵支书”。他告诉中新网记者,村里依托昊禹米业智慧农业打造了集“文化+农业+旅游”的稻花乡里美丽田园,2023年村里返乡就业的村民新增了2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6000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各地积极引进和培育乡土人才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队伍各项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推进乡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肖正强说,受限于贵州农村人员结构现状,农村本土懂技术、懂市场、能管理、会经营的人才不多,外来的技术人员和经营团队难以长驻开展传帮带工作,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全国人大代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认为,现阶段,亟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乡村工匠、农村创业带头人等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具有创新性驱动作用。

  “打破原有的传统生源模式和结构,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公费农科生等,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邱宁宏建议,可依托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平台,开展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等各类培训,当好科技特派员,精准开展科技服务。(完)

  为了适应不同学员的需要,主办方总结近年培训经验,将课程系统设置得更加专业。学员们不仅集中学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案例实操教学,还将学习青少年、老年人不同人群科学健身指导,让运动有“方”可循。

  <strong>荒漠“生”金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结合</strong>

  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青年间的相处早已如老友般的轻松与随意。滑雪场上,同是双板小白的两岸青年跟着教练一起学习;雪后户外,大家你追我赶包雪球打雪仗,手下一点不留情;每日餐桌上总是热热闹闹,人们开心地玩桌游、聊八卦、调侃旅行中的趣事;晚上空闲时,相熟的还会相约结伴逛街购物、唱KTV……

  上个雪季,一名滑雪爱好者挑战野外滑雪致摔伤骨折。事发地没有信号,无法定位,同行人员求救当地职能部门。王琪和同事受邀出发,在山林里滑雪穿行多个小时才找到伤者。包扎、固定、转移,10分钟便处置完毕。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12/fb07b64ec7064a4c908547e76de981df.jpg" alt="" />

  年轻时的他,也曾有过桀骜不驯、一意孤行的阶段。但人是个群体动物,在不同的年龄段,认知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傅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