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就业丰富生活 江西余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来源: IT之家
2024-06-17 22:14:14

  中新网江西余干6月16日电 (吴鹏泉 叶伟)制作琴杆、打磨琴筒、去脂蒙皮……仲夏时节,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匠师傅们在操作台前忙碌着,桌上整齐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组件。

  “我们制作的是‘干胡’,属于二胡的一种。”该公司董事长张仕先介绍说,“干胡”制作严谨,部件大到琴筒、琴杆,小到弦轴、琴码,都要精琢细磨,“你看,师傅们一手端着刨子在刨,其实另一个手还要不停转动木头,这样才能保证琴杆每一寸都光滑、平整,出音才能精准。”

  历经数十载发展,上述公司产品已扩展至14大类200多个品种,年 产规模可达3000多万元,解决就业岗位50余个。2023年,当地官方将“余干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申报成为上饶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孩子在上幼儿园,每天需要接送,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该乐器公司员工程亚婷说,公司有些岗位是专门为“宝妈”设置的,工作无需打卡,方便照顾家庭和接送小孩。

  地处鄱阳湖畔的余干,是江西18个古县之一,素有“江南名郡”之美誉。近年来,江西余干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魅力。

  一把剪刀、一张纸,手指翻转间,一幅幅图案惟妙惟肖,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近日,在余干县文化馆,一场以“传承非遗剪纸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剪纸培训活动开展。

  活动中,剪纸艺师、余干县知联会理事何霞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介绍了图案的设计、选择、折叠和裁剪技巧等。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剪纸这门艺术,更能领略文化艺术之美,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剪纸培训活动的当地民众吴细姣如是说。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余干县文广新旅局局长、九三学社余干支委会主委蔡美芳说,该县将不断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持续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魅力。(完)

  2022,见证极不平凡的历程。书架上新摆放的照片,记录着这一年的重大时刻。

  奋斗创造奇迹。2022年9月27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制造强国、航天强国、海洋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科技强国,一叶叶风帆拼成“奇迹号”巨轮模型,展现着一个大国的宏大抱负,也丈量着中国人民奋进的坚定步伐。

  美国南加州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会长蔡成华表示:“我们深信,无论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包括广大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习主席说,“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信心,源自精神传承。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资阳1月1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1日上午,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南塔街道大石包村施工现场,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铁路(下称:“成达万高铁”)乐至车站特大桥首根桩基开钻,这标志着成达万高铁唯一车站特大桥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林政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