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什么是科技创新?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18 07:44:56

  中新网6月17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什么是科技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 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表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迭代升级的方向。从现代生产力变革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王蕴认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打开了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机遇窗口,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必要条件。

  王蕴指出,科技创新深刻重塑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基本要素,推动向着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进行跃升,并实现优化组合,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数字经济新形态,推动我们进入数字时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产业,而且也催生了网上购物、在线服务、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创造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显著提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王蕴认为,这是对“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大论断的拓展和深化。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2023年我国位居全球第12位,较2012年跃升2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王蕴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完)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联合国2022年度《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在全球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发展中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心系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维护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去年2月14日,米哈游推出了全球游戏发行品牌HoYoverse,并表示HoYoverse将通过在蒙特利尔、洛杉矶、新加坡、东京和首尔的办公室开展业务,拓展内容制作、技术研究和发行职能的工作。其总部新加坡办公室已经启用,并表示在今年底增至数百个工作职位。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在全站工作人员勠力同心中,才使我们站的疆电外送电量再次打破了年度累计外送纪录。”昌吉换流站党支部书记高新龙介绍,2022年全站70名工友面对重重困难,无差错执行操作票3000多份,累计操作50000多项,开展各类巡视3000余人次,高效完成迎峰度夏、度冬、节日、重要时段、1100千伏大负荷等重大供电保障工作;高效推进数字换流站建设,完成昌吉数字换流站全景视频融合、红外热力场、换流变及阀冷智能预警分析等5大应用部署。科学高效开展断路器合闸电阻改造、自主检修、主变NGK套管更换、年度综检等工作任务,全力以赴保障了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信托推介材料,在信托计划成立日起满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间内,一旦发生“项目公司、平台公司不含融资累计回款低于3.3亿元、6.2亿元、12亿元及20亿元;及昌禾公司累计回款低于1.6亿元、3.1亿元、6亿元及10亿元”的现象,即触发A类对赌条件,此时兴业信托有权要求杭州旭辉无条件收购信托计划持有的SPV公司全部股权,杭州旭辉应无条件配合。

  机器转起来、工人忙起来、订单多起来……视频中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构成了我们开局之年稳中求进的强大底气,也让受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市场主体活力的日益恢复,更深刻体会到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整个上海的急救人员数量正在告急,扩容刻不容缓。宝山区卫健委迅速协调资源,从区属医院和街镇医院抽调了28名医生前来支援。但一线急救任务,工作强度和体力消耗极大,还有许多需要熟悉的繁琐流程,临时抽调的人员不容易上手。“(不过)来了总是好的。”张定叶说。

张婉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