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启动非遗传承人群“种子计划”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1 05:04:28

  中新社佛山6月8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8日在佛山市举行,现场启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进一步加大非遗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普及力度。

  该计划遴选出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醒狮、普宁英歌、莞香制作技艺、石湾陶塑技艺等1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联 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10所种子学校,由陈来发、黄欧、翟惠玲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种子学生传授非遗技艺,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广东主会场还举办“笑傲岭南”广东省武术类非遗项目展演、咏春拳千人展演、广东省第五届非遗购物节、“遇见·非遗”成果展等活动。其中,非遗购物节分为非遗逛大集(线下)和“非遗购精彩”云上市集(线上)两个部分,以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工坊、中华老字号、广东非遗手信为重点,突出打造“非遗+购物”消费模式,让非遗保护成果融入百姓生活。

  当天,来自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近百款产品进驻“益起游玩购”微信小程序商城和抖音小店,开展为期1个月的云上市集,营造沉浸式非遗线上购物体验,推动广东非遗“出圈”。

  据悉,广东各地当天还开设分会场,策划推出近500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完)

  随着节后人员返岗、项目建设动工、企业复工复产,屏南县也同步下沉“企业专班”,为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迫切需求,当好复工复产“护航人”。

  据悉,天津市将开展“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企业培育、成果转化示范、开放创新”五大行动,构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为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进碳中和基础前沿技术储备,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到2030年,大幅提升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根据天津的优势与短板,加强重点领域低碳降碳技术创新,到2030年,支撑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新建筑碳排放量大幅降低、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明显提升、交通领域低碳化全面提升。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一个轮回的开始,立春更是一个民俗节日,风俗多到难以胜数。为了迎春,我国民间在立春日这一天有“咬春”求福、“鞭春”祈丰以及踏青探春等活动。

  在北京冬奥会诞生的众多新纪录中,有一项由全世界共同创造。国际奥委会2022年10月发布的《北京冬奥会市场营销报告》显示,全球共有20.1亿人通过广播电视和数字平台观看了北京冬奥会。巴赫盛赞:“北京冬奥会是有史以来数字化参与程度最高的一届冬奥会。”

  一年前的2月5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第一个比赛日,武大靖率领的短道速滑接力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首金。“纵使对手再强、竞争再激烈,不拼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凭借这股劲,我国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季志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