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深海开发新突破

来源: 羊城派
2024-06-06 07:02:0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我国加大深海领域科研攻坚,深海装备技术不断升级,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装备,为深远海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深圳西南方海域约200公里处,我国自主设计实施的海上第一深井日前正式投产。测试日产原油超过700吨,这 口井深度9508米,与垂直井有所不同,它的垂直深度不到2000米,但在海底地下的水平方向钻进长度达到868

  就在这几天,在青岛,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正在进行入海前的最后调试。5月初,它将被运送至珠江口盆地进行海上安装,为今后我国深海油气资源经济高效开发提供全新模式。

  目前,全国有超过40所高校开展与深海技术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构建起深海领域“洞—池—湖—海”试验体系。此外,国家启动了大科学工程,汇集各学科、各领域、各层次科技资源,建造海底科学观测网,多项海洋装备也将在今年加速升级换代,为下一步深海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年前领衔研发了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与两国结核病及呼吸道传染病科学家一同就“吸入用”创新疫苗技术如何消除结核病、新冠病毒感染等传染疾病展开讨论,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举行的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食品领域的权威专家对预制菜、食品添加剂、土坑酸菜、食品镶金镀银、大食物观、雪糕不融、酱油“双标”等九大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公众科普,推进社会共治。

  伊拉克驻华大使舒尔什·赛义德表示,让他印象很深的是所到地方的路牌路标上面都有两种语言文字——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这证明当地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受到了充分保护”。

  王发所在的沧源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村寨搭建在大山里,头顶的天空被山峦遮蔽,村里人大多靠种地和养猪为生。村里孩子就读的小学也建在山上,两层高的教学楼拔地而起,装着学前班和一至四年级。读书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但是王发的成绩并不靠前,村里也少有孩子能顺利读高中、大学的。

  展望下一个十年,中国与非洲将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等双方合作路线图,将中非合作推向新境界。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人民银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宣昌能介绍,2022年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

刘育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