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博物馆东馆“繁花里的青铜世界”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1 00:22:15

  中新网上海2月2日电(记者 张亨伟)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古代青铜馆率先进入试开放,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

  最新陈列共有八个板块: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青铜器制作技术。整个陈列精选500余件展品,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体系最完备的中国青铜器通史陈列。

  本次上博东馆改陈后的展厅基本色调沿用了1986年馆舍的经典色调——深绿色,灯光照明着重突出青铜器的庄严肃穆,使文物造型轮廓更优美、纹饰更清晰、观赏舒适度更高,同时渲染整个展厅幽远宁静的氛围。

  同时,展柜全部采用低反射玻璃,极大地降低了反光带来的 干扰,让观众进入展厅的视觉更为“通透”,犹如置身于“繁花里的青铜世界”。

  据悉,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最早展出于1973年,为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馆。本次开放的东馆青铜馆为50年以来的第六次陈列改建,展现出上博在收藏与研究方面“守正创新”“强基固本”的专业精神。

  此外,青铜器制作技术版块增加了多种技术手段内容,辅以多媒体视频、互动游戏、专题展示等,向观众直观阐释更多相关知识点。(完)

  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是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也是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三期)南南合作项目水产示范基地,这里的渔场排灌系统采用中国技术。2022年11月中旬,中国农业专家抵达乌干达,开始执行为期三年的农业技术合作任务。

  至今,CPAC已分别于2019年、2021年和2022年在巴西举行过会议。

  1月16日在岸和离岸美元兑人民币自2022年7月以来首次涨破6.7关口。市场人士指出,经济发展向好前景依旧是人民币不断走强的基础,短期人民币仍有一定的走强空间。

  气温方面,昨天,南方大部气温下降明显,长江中下游多地最高气温降至冰点附近。监测显示,昨天14时较前一天14时,浙江、江西南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南部等地气温下降8~12℃,两广局地降幅达16~20℃。

  在内蒙古过年,象征一年红红火火的火锅必不可少。对此,多家知名火锅店特别推出了火锅外卖业务,既有套餐,也可以单点,锅底、牛羊肉、蔬菜,就连锅具也一应俱全,价格也和堂食一致。

  巴基斯坦《今日巴基斯坦报》资深记者米安·阿布拉表示,中国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切实提升免疫屏障水平。“中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这是科学、及时、必要的,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张家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