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必坚:文明差异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11 00:23:00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国璇 曾玥)“文明没有高尚、没有优劣,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7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文明交流与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郑必坚在主旨演讲中作上述表示。他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各国走好本国特色现代化之路的根本途径。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历史底蕴。”郑必坚认为,从鸦片战争至今180多年,之所以有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不渝地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在于中国是一个拥有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优良文明传统的国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中国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鼓噪“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郑必坚表示,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发展道路走向现代化,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这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历史有关,也源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文化基因。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郑必坚说。

  他表示,当今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又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面对挑战,不仅需要运用当代人类的心智,而且需要运用人类长久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的智慧。比如,中华传统文 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和而不同”则为化解矛盾提供了正确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相互借鉴才能共同进步。”郑必坚说。(完)

  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

  资料显示,从1980年开始,美国国会一直对是否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进行年度审议。根据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达成的双边协议,美国应在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的收入确认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0世纪80年代,查立伟在威尼斯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时,开始对茶这种东方饮品产生浓厚兴趣。90年代,他又到南京大学进修,着力研究明代文人文化与茶史,并以此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及博士论文。“与咖啡等其他世界性饮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茶与艺术、文学和美学密切联系。”查立伟如数家珍地说,早在唐代,中国就出现了以陆羽所著《茶经》为代表的茶文化,明代也有大量茶论著作,与璀璨的建筑、绘画、家具等艺术成就相映成趣。

  王一峰认为,消费信用贷的扩张,既是金融体系的支持举措,也是居民端风险规避意愿下降、信心恢复的表现,非住房类消费信用的扩张和社会零售总额走势高度相关,有助消费回暖。

  中指研究院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6174元(人民币,下同),环比下跌0.02%,跌幅较2022年12月收窄0.06个百分点;同比下跌0.03%。

许孟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