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来源: 旅游网
2024-06-11 14:56:06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和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高校之一。两校联合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见证和推进中匈友谊的重要机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发展,务实深化中国—中东欧人文和学术交流,助力架稳架宽中匈文明交流互鉴之桥,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方案智慧、作出文明贡献。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代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致辞。他表示,两国高校应跨越国界,建立紧密联系,不断互学互鉴。期待未来依托中心,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往来、跨学科合作,培育理解两国语言文化的青年人才,打造更多联合研究项目及学术品牌,为匈中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力量。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研究 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未来愿同匈方一道,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中匈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添砖加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文明问题研究、中匈院校合作、中匈出版合作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此次活动为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收官。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匈牙利罗兰大学联合主办。此前已举行“新汉学计划”欧洲地区青年学者圆桌会谈、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完)

  在上海,绿波廊、上海老饭店、上海德兴馆、南翔馒头店等老字号餐厅,除夕夜包间全部预订一空。“年夜饭预订情况基本恢复到了往年水平,尤其是大年夜更是热门时段,一桌难求。”绿波廊总经理陆亚明介绍。

  梁晓声说,未来他会最低程度地参加活动,最低程度地抛头露面,希望自己的名字越来越少地在网络上出现,最后慢慢淡出公众视野——“要进入一个更像是安度晚年的老人的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十的安徽,在GDP总量常年落后于上海的情况下,2022年终于以392亿元的微弱优势完成逆袭。中新经纬注意到,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安徽GDP首次超越上海,前三季度对其领先优势一度扩大至2746亿元。

  “春节假期我打算带妻子、儿子和女儿一起去泉州,在那里的一个庙拜一拜。为什么跑那么远?因为三四年前我在那里许过愿,希望我儿子考上好大学,如今要去还愿。另一方面,趁阖家团圆的机会,与家人一同领略大好河山。”许文骏坦言。

  民航发送旅客75.6万人次,环比下降43.2%,比2019年同期下降47.4%,比2022年同期增长87.8%。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欢喜喜过好年。”总书记动情地说。

郭美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