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月上海两大机场货运总量同比增长超15%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25 18:53:18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记者 李佳佳)6月24日03:52,一批次海外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包含总重680公斤的带电货物(指含有锂电池的货物,如蓝牙耳机等),合计70吨的跨境电商货物,搭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物流CK223航班,自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12小时后降落至美国洛杉矶,成为上海机场口岸首个采用便利化收运方式的跨境电商货物。该批货物经过筛选认证后,在收运时简化提交相关证明文件,提高了出运操作效率。

  随后卡塔尔航空、长荣航空的2架次航班,共765公斤带电货物陆续出运,不久后便可交到海外买家手中。近日,还有相关境内外航司也将采用便利化收运,这标志着上述中外航司成为上海机场首批采用便利化收运的承运人,也是近期上海机场口岸对跨境电商带电货物、美妆产品便利化操作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今年1到5月,上海机场货邮吞吐量166.19万吨,同比增长15.39%,航运航点已经覆盖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277个通航点,其中包括31个国家和地区的58个全货机通航点,浦东机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在这当中,上海机场跨境电商货量达到18.13万吨,同比增长109%,占上海机场总货邮吞吐量的11%。

  为进一步提升货量、更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海外市场发展需求,上海机场于1月份成功推行“虹桥—浦东”两场航空货物远程驳运安保试点,有效利用两场航线网络互补优势,助力跨境电商货物开展“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2月份开始,主动服务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积极搭建平台,协调航司、货代、跨境电商企业充分对接,推动提高航空运力和运输便利化水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带电、化妆品货物运输中的难点和痛点,在确保航空运输安全、合规前提下,落实民航局新货规要求,以“安全为先、有序推进、多方协同、科技赋能”为原则,与电商平台及航科院专家反复论证,与东航等多家中外航司反复沟通,逐步建立跨境电商化妆品类货物便利化运输清单;并逐一梳理带电货物运输条件,厘清跨境电商运输链中各方职责,采取等效安全措施,进一步简化跨境电商出港货物收运流程,协调各环节服务保障单位,形成《上海机场跨境电商货物便利化运输操作方案》,加快建设信息系统,实现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运输文件数据交互。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提高跨境电商货物在机场口岸操作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近年来,上海机场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去年与海关、东航等单位建立提升通关时效联合工作机制,浦东机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由原先66小时缩短至44小时以内,并力争在今年底将通关时效进一步缩短至38小时以内;打造“上海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空运通AviPort”,积极推动平台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融合,更好赋能航空物流数字化便利化。硬件设施方面,开工建设浦东机场西货运区智能货站和集中查验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航空货物的高效通关;会同相关方建设上海机场昆山和苏州异地货站,货物通过直通模式直达浦东机场货站完成装机,相比原有模式提速6小时,更好服务长三角地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完)

  “再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同的是,中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应对的能力,各家船厂都在努力寻找重新融入国际市场的办法。”李彦庆说。

  和大多数人一样,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内装部副部长陈斌毅对邮轮的初印象也来自电影。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再现了原船的奢华内景,这艘豪华邮轮在细节处模仿了法国凡尔赛宫,从摆满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休息室,到配有橡木镶嵌板和镀金栏杆楼梯的中庭,随处可见精美的浮雕和艺术品,邮轮内部的奢华和精致堪称空前。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马骏)为保障市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惠州楼市调控也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调整。惠州市政府昨日正式印发《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惠府办〔2023〕5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商品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限售年限由3年调整为1年,并自当日起正式实施,由“3年限售”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步阳集团副总经理程明松春节后一直忙于招聘和开工事宜,到正月十八,工厂新招了近300名员工。程明松说,高强度体力劳动和技术类岗位,都缺人。工业模具等技术类岗位很难招到人,电路机械工这类复合型技术人才也非常缺乏,即便薪水达到一万四千元左右,也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美国海陆空军就曾大量开发和使用高空间谍气球。1955年12月17日,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批准了代号WS-119L的计划,使用高空气球对苏联和中国进行间谍侦察行动。1956年1月到2月,美国先后从五个发射场投放了516个高空气球,堪称“航空历史奇观”。

  王毅表示,乌克兰危机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同各方一样,对冲突扩大化、长期化感到担忧。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不去火上浇油,更反对趁火打劫。中国所做的一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我们将继续坚定地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

陈士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