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夏意浓 释放夏日消费市场新动力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2 19:53:08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潜力稳步释放,文旅产业步入稳中向好“快车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有关专家表示,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表现较好,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灯初上,热闹繁华的夜市人声鼎沸;星光点点,流光溢彩的灯光秀如梦 似幻;晚风轻拂,古韵悠长的古镇游人如织……入夏以来,持续高温的天气让不少游客爱上“昼伏夜出”,“白天宅、晚上逛”成为今年夏季旅游市场的重要特点。

  近日,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上,一场充满沙漠特色的“万人星空演唱会”正式启动,鸣沙山上点点灯光闪烁不停,伴随着音乐节奏,游客挥舞着荧光棒和手机电筒,满山星光熠熠、蔚然壮观;灯光秀、无人机秀、沙屏秀轮番上演,月牙泉、骆驼、飞天、九层楼、九色鹿等众多敦煌元素依次登场,描绘出昔日古丝绸之路时代的场景,让游客在光影交错间感受西北的独特魅力……

  从游人如织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到热闹非凡的成都“夜游世园会”,再到“一桌难求”的正定小吃夜市……这个夏天,夜间旅游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夜游经济”为文旅消费市场带来新活力。旅游平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全国景区夜间门票销量环比增长超过1倍,随着暑假临近,全国多家博物馆、主题乐园、书店也纷纷开启夜游模式,预计今年夜间消费热将持续至10月中旬。

  “经过多年的努力,夜间旅游已经进入到市场有需求、产业有供给、政策有支持的新阶段。”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市场、产业和政策的多重效应推动下,繁华热闹、人间烟火和书卷气并存的空间成为游客乐于到访的目的地。夜间旅游不仅仅是让灯光亮起来,而是要有文化创意、有科技支撑的新场景,深耕人文内容、拓展消费场景和发展多元业态,才能推动夜间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除了“昼伏夜出”的夜游经济,今年夏天,“文化味”满满的研学旅游同样成为了暑期文旅市场的增长热点之一,多地知名博物馆“一票难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研学活动成为不少游客的热门选择。

  在敦煌莫高窟,沉浸式雕塑体验、彩绘技艺体验、壁画书法研习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跟着课本去旅行”成为当地研学团导游的关键词;在七彩丹霞,彩色丘陵碎屑岩、红色砂岩丹霞、冰川、河谷和高山草原等多样的地质地貌给游客带来一堂天然的“科学课”,实现零距离触摸亿万年地球形成的印记;在甘肃肃南,六月的祁连山郁郁葱葱,千年马蹄寺、“世外鹿苑”、文殊寺石窟群等成为当地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目前,‘教育+旅游’的研学游,已经呈现出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表示,下一步,要结合数字领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深度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通过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赋能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这棵大樟树可是我们村的‘三古’之一,树心被挖也千年不死,就像我们杨梅山的‘守护神’,现在该轮到我们保护它了!”杨梅山村民朱龙东说。

  甘孜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甘孜州城镇供气供暖供氧工作方案》,项目分为规划编制、先期试点、重点实施、全面推进四个实施步骤。目前,康定、甘孜(县)、色达、理塘、石渠、稻城正在进行试点。6个试点县(市)累计实施项目22个,完成11个,投资3.8亿元。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国防部13日发表声明称,俄军当地时间12日晚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的索列达尔市。声明指出,完全控制索列达尔可切断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阿尔乔莫夫斯克市的补给线,此后俄军可封锁并击败驻扎在当地的乌军。

  焦广军认为,只有把港口做大做强,才能为港产城融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全面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是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的关键和核心。他建议,天津发展港口经济,要着力打造一个“枢纽”,五个“中心”——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临港产业集聚中心、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和临港旅游服务中心。天津港将海向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外贸干线,升级南北大通道;陆向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陆桥运输,拓展全程物流服务,通过港口带物流、带贸易、带产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港产城功能有机融合、相互赋能、良性互动。

  村前的休闲广场设置了休闲步道和绿地沙池,成为老人带孩童游玩的好去处;绕到村后,还能看看千百年前留传下来的老“古董”——古树、古井、古碾,摸摸古井那一圈边缘留下的时光痕迹和古树那一圈圈年轮留下的岁月印记,感受村落厚重的历史和农耕文化。

  在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保障供水安全是其中重要一环。从早期自给自足到内地挑水,到1959年开始珠海建设向澳门输送原水的设施,再到澳门回归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从整个流域层面统筹规划珠澳供水保障措施,对澳供水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在这过程中,与澳门一水相依的广西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泓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