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北大社会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易杰雄逝世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0 02:24:06

  澎湃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杰雄同志,于2024年6月8日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易杰雄教授1945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1970年毕业,分配至河北省承德地区,在《承德日报》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黄枬森等教授,1981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9月晋 升教授。1989年至1991年,两次到莫斯科大学访学,师从奥依则尔曼院士等世界著名哲学家,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

  易杰雄教授政治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事业中。

  易杰雄教授治学严谨,学养深厚,思想深刻,学术成果丰硕。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卷哲学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主编。多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精通俄语,出版译著《唯物辩证法》([苏]列尼·苏沃洛夫著)等4部,出版专著《列宁〈哲学笔记〉研读》《创新论》等9部,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欧洲文明的历程》丛书。易杰雄教授善于从世界观高度探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原因,善于从哲学角度对中西社会发展史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责任编辑:刘德宾

  活动期间,北京将主要面向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受疫情影响滞留或主动留岗的在京务工人员、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帮扶群体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特别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分类提供岗位推荐、创业服务、培训信息、职业体验等服务。

  <strong>第二十五条</strong> 文职人员培训纳入军队人员培训体系统一组织实施。

  过去一年,从传统友好国家到更多合作伙伴,从周边到全球,从双边关系到多边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逐步丰富完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在国家层面,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层面,中国同周边国家、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出硕果。在全球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等命运共同体主张得到积极响应。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决策部署,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形势要求,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重大改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军队根据职责任务、人员编制设定文职人员岗位,明确岗位类别、岗位职务层级、岗位等级。

  <strong>第六十四条</strong> 文职人员可以依法辞职或者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马连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