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两份相关研究报告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3 07:42:56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谢雁冰)第三届“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讨会——“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中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11日在新疆霍尔果斯市召开,会上发布《改革全球债务重组框架,完善“一带一路”债务长效机制》和《“一带一路” 未来十年:评估与展望》两份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会上表示,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金色十年元年,未来可以更加大胆地继续想象“一带一路”对中国、对世界可能的改变和影响。

  《“一带一路”未来十年:评估与展望》回顾了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改变与影响,展望了“一带一路”未来金色十年及更长久的光明前景。报告认为,“一带一路”是既有世界战略意义、又有清晰操作路径的全球合作构想,对世界而言,“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发展代名词。

  《改革全球债务重组框架,完善“一带一路”债务长效机制》指出,对“一带一路”主权债务风险应有客观认识,“一带一路”主权借款约80%投向中等收入国家,存量贷款风险可控。2020年以来,“一带一路”投资领域更加绿色、科技,更加多元化、市场化。未来资金融通机遇远大于风险。

  来自国内外68家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完)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可以快速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有利于畅通区域内优势产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资源的市场化专业化配置能力,促使优质中小企业脱颖而出,为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另一方面,温彬称,2023年1月以来,信贷投放节奏较快,且存在应投尽投大幅降价、FTP补贴分行以及贷款重定价效应(去年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5BP、35BP),预计1月信贷有望呈现“量增、价降”特点,已实际起到降息的效果,需继续观察经济修复和实体融资需求效果。

  补短板、锻长板,加快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未来,随着“卡脖子”问题加快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活力更足、步伐更稳,前景更光明。

  同时,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也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依法可不批捕和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不批捕31778人、不起诉32672人,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化解社会矛盾。

  展望2023年全国GDP增速时,赵伟认为,过往经验显示,上海、北京GDP增速目标与全国目标较为接近,上海2023年GDP增速目标定在5.5%以上,意味着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大概率也在5.5%的水平。

  <strong>用好乡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strong>

林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