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07 23:23:41

  当日边会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校长、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范九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通过不断健全人权法律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保障水平。有必要总结提炼人权法律保障的中国经验,分享给更多国家和地区,在互鉴交流中促进全球人权事业发展。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从构建完整的脱贫攻坚法律体系到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持续为减贫共富提供法律保障。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潘俊武强调,中国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把平等受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授人以渔”就是让人民在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中获得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机会。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主席方强认为,中美两国通过学术交流、法律研究和人权对话,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正视各自挑战,共同探讨人权法律保障的最佳实践。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商学院院长黄钦胜表示,国际社会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至关重要。目前许多研究都侧重于确定特定可持续发展目标部门或地理位置之间的协同和权衡,而非《2030年议程》和《巴黎协定》之间的协同和权衡。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艺术学院)副院长郭淼谈到,中国实现重点治理区域“沙退人进”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地情的防沙治沙之路。中国政府通过环境政策、环境立法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予以保障。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讲师杨博文认为,中国通过构建既符合宪法精神又尊重人权的反恐法律体系,致力于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权得到充分保障。

  武汉大学摩洛哥籍博士研究生何晓娜(Hanane Thamik)表示,中国的进步不可否认,中国对扶贫、经济发展和法律改革的承诺,证明了其韧性、适应性和致力于促进人类尊严和福祉的奉献精神。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气象局、能源局、林草局等部门单位召开会商会,对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总部设在伊斯兰堡的智囊团巴中研究所执行主任穆斯塔法·海德·赛义德(Mustafa Hyder Sayed)表示,中国决定的转变 "显示了国家对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接受能力",包括政府在政策上适应和考虑民意的能力。他说,此举对全球经济前景是个好兆头。

  该禁令是加联邦政府2022年4月向国会提交的年度预算案中所提一系列纾解住房问题的措施之一。加政府认为,外国资金多年来持续进入该国住宅市场,加剧了民众对温哥华、多伦多等城市居住成本的担忧,也加剧了对加拿大人在各地住房市场中被排挤出去的担忧。

  “创作这幅《玉兔迎新春》烙画,愿大家大展宏‘兔’,前‘兔’无量。”2022年12月31日,正在该团展览馆里创作的套彩烙画传承人杨新平如是说。

  “有朋自远方来”,林登常常提起这句古老的名言,今年夏天,在60岁生日到来之前,他曾写下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题的感想——

  在港口作业区旁边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目前已经实现了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

沈长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