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公租房惠民利民作用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3 20:59:35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在一些城市,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 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为此,国家推出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为符合条件的城镇中低收入且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

  可见,公租房制度推出的目的是解决困难家庭、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公租房因其租金优惠、地理位置优越,让有的承租人动起了歪脑筋,以转租、转借甚至转售公租房等方式来获取利益。这种行为不仅导致轮候人员无法申请到公租房,还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影响了公租房制度发挥应有作用。

  市场上存在违规转租、转借、转售公租房的现象,反映出公租房监管中还存在准入退出机制落实不到位等漏洞,导致部分人违规占用、挤占社会公共资源。

  需要明确的是,公租房是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公共福利租赁房屋。必须守牢公租房的兜底保障底线,打击和杜绝任何形式的转租、转借、转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

  守牢公租房兜底保障底线的源头,在于完善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公租房准入和审核机制,细化公租房管理办法,加强对申请人或承租人信息的有效核准,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信息审查和核查制度,从源头上堵住不符合条件者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缺口。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公租房准入条件、配租方案、分配结果等,全流程“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

  守牢公租房兜底保障底线的关键,在于善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公租房业务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可以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手段,搭建公租房业务数字化平台,接入公安、民政、人社等多个部门数据信息,构建全面的公租房信息共享数据库,推进大数据实时比对在申请、准入、退出等公租房服务和管理中的应用。在研判公租房使用方面,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新技术新装备,精准比对住户人像信息,从源头杜绝公租房转租、转借、闲置等问题,实现公租房精细化、精准化、可控化的智能管理。

  守牢公租房兜底保障底线的重点,在于动态核查、违规清退,确保公租房资源公平善用。应建立严格的线上、线下并举的动态核查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劝导、行政处理、信用惩戒、公开曝光、司法强制等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群众公平享用公租房的权益,切实发挥好公租房惠民利民作用。

  1963年,美国海军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子午卫星系统,便是在约1100公里高度的低轨运行,但数量仅有5~10颗,精确定位耗时长,精度受限。1970年代,美国和苏联转而选择中轨道卫星,用更少卫星实现快速定位,才有了GPS和格洛纳斯系统。

  冯化希望,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当中,不要再像之前抗疫那样,随意抽调人手,要能够保证医院完成本乡的医疗服务;其次,他希望政府能够返聘一些退休的老职工、招聘一些有资质的人员,对医院人手进行补充。

  [#2023年1月1日起购买儿童票有新变化#]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购买儿童票有哪些新变化?戳图了解↓(中国铁路)

  但拥有注册批文并不代表实际可以生产,收录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化学药品目录集”中的药品,一般认为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药品,更接近实际生产数量。

  这里原本是朝阳区一处尚未使用的保障房小区,有十多幢18层高的住宅楼,周围是低矮的民房。首先启用的是北区,可容纳2400人。不到24小时的时间,工作人员分隔出了患者居住的“红区”、医护生活的“黄区”,指挥部所在的“绿区”,以及进出消毒的通道,“最紧急的是把普通小区改造成能收治传染病的区域”,李瑞杰称,当时甚至连WIFI都来不及搭建。

  在企业提高产能、打击“黄牛”、政府调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难题”正在逐渐缓解。李津表示,“医疗器械的生产扩容,比药品的扩大生产规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内扩大产能更容易。”另外,赵先认为“感染高峰过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回落,政府调配保供也在努力。”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抗原行业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林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