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7 09:24:53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记者 龙敏

  “自深(圳)(香)港两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就兴起了一股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香港青年梁毓伟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出发,为现场两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对大湾区脉动的真切感受。

  梁毓伟告诉中新社记者,不少香港青年一到周末就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个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鱼,那个星期就到东莞逛文创、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大多是在分享大湾区内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点。”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就业、创业上,港澳青年已经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效衔接。”梁毓伟进一步解释道,以职业发展为例,仅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个创业团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梁毓伟注意到,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选择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共结连理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

  大湾区更是港澳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大舞台。一名香港青年将香港的“迷你仓”共享仓库概念引入广州,使之成为当地热门的新兴服务,目前已经有70多家分店。梁毓伟以此为例指出,越来越多香港新生代创业者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梁毓伟表示,“双向奔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常态。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费、上学、工作的情况愈来愈多,对香港的贡献也愈来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来港学习、发展,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超过14万亿元。梁毓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 济总量,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不断释放,成功打造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不可挡。”梁毓伟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可在科研、数字基建上取长补短,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链,为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过这些优势,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挥洒青春。”(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贺州1月8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广西贺州市官方8日介绍,今年贺州市将加快5个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新认证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广西出口(供港)和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

  摄影记者:张炜 李志华 陈永诺 谢光磊

  “我们要在城乡建设中创造惬意、要在绿色生态中涵养诗意、要在文明实践中传递善意。”杜小刚说,无锡始终关注“人”这个最核心要素,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历史文脉保护和打造最干净城市行动,推出更多能够席地而坐、移步换景、自在有趣的城市公共空间,增添城市烟火气,增强民众获得感。

  马伟:三亚河是三亚市的母亲河,凤凰岛二期填海项目对环境的破坏,包括对三亚市民的日常生活,都将造成一些长期的负面影响。

  8日,以“青春长三角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长三角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指导,沪苏浙皖四省市团委主办、四地青企协等组织承办。论坛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长三角青年企业家领袖、杰出青年企业家、新锐青年企业家获奖名单,签署了《长三角数字干线·青年企业家专线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共同促进长三角青年企业家智库建设的协议》《长三角青年企业家产业创新联合体2022-2023年行动计划》合作项目,助力长三角青年企业家们依托数字干线发挥智库作用,加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交流共进,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解说词】童道驰本来就打心底里不想整改,企业一拉拢腐蚀,更是彻底被私欲吞噬。结识相关企业股东之后,他迅速从接受对方安排的各种奢华享受,发展到进而收下贵重财物,到案发时,已累计收受相关股东两千多万元。有了巨额利益牵扯,童道驰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打折扣、搞变通,也就不难理解了。

吴佩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