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如何通过协同教育、科技和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5 06:13:14

  中新网6月24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 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如何通过协同教育、科技和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鲍淑君表示,教育可以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大,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新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给求职者带来更多机会。因此,教育需要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我们正在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合作,通过实习和培训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科学技术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鲍淑君认为,众所周知,在科技领域,最困难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这意味着,基础学科的突破以及颠覆性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是最重要的。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到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技术就像涡轮推进器,为我们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我们通过“揭榜挂帅”开展重点研究项目,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鲍淑君表示,具有创造力的高端技术人才将推动新质生产力达到新高度。数据显示,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约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特别是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涌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

  鲍淑君指出,通过统筹协调,我们还会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际人才交流。

  鲍淑君认为,新质生产力不是某个国家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所以,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享资源、市场和科技创新,让新质生产力惠及全人类。”鲍淑君指出,我们秉承无国界、无障碍的科学开放精神,坚持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构建开放自由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探索互惠互利的全球合作新模式。(“三里河”工作室)

  美国莱斯大学政治学教授马克·琼斯(Mark Jones)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类访问对于防止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防止一些小的独立事件升级为重大冲突非常重要。但整体而言,美国和中国仍然会是“全球竞争对手”,双方关系可能会持续紧张,甚至不排除发生冲突的可能。

  在郭祁琦的经验里,要获得最新的产业信息,争取更多的资源,必须要与当地政府保持紧密的联系。但问题在于,一旦政府出现变化,企业前景就会遭遇不确定性。在他看来,这就是在农村创业的复杂之处。

  近两年,应届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1.3%,相较5月增加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创2018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刁大明则指出,“中美互动的历史经验其实告诉了我们正确的中美相处之道,那就是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一基本准则。”他表示,在恢复并保持沟通的同时,美方也必须停止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切实落实拜登总统此前作出的承诺,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后续的切实合作,从而确保中美关系进入稳定发展的态势。

  报道说,上述三家公司代表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均拒绝置评。不过报道提到,沙利文日前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声称,他同意高管们的观点,即需要实行“小院子,高栅栏”的做法,呈现出有限但有效的特点。他还为美国政府的限制措施进行辩护,声称这些措施是有针对性的,对大多数事关芯片行业的美中贸易几乎没有影响。沙利文还暗示,美方可能会出台更多限制措施,但只有在与受影响的公司进行讨论后再做抉择。

  “我们的教育,整体上还是比较封闭、标准化,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思想观念都还比较封闭,多样性和创新性不足,被一种标准答案式的思维束缚。这是这一代年轻人的共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会表现在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黄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