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高校留学生开展“中西文化碰撞”活动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4 06:30:08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内蒙古师范大学首届国际文化节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该活动进行了一场中西文化的碰撞。

  当日,学校操场人山人海,如同集市般热闹。来自蒙古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老挝等12个国家的251名在校留学生有的摆摊制作、售卖本国美食, 有的设展展示本国文化,有的身着中国戏曲服装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国留学7年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萨贾德告诉记者,他曾为了“走出国门看一看”而选择来中国留学,没想到被汉语言文化深深吸引。“7年来,我不断研究、学习汉语言文化,参加了很多汉语言类的比赛。明年我就要硕士研究生毕业了,有可能的话,我还是想留在中国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的这次活动让萨贾德非常激动,“在学校里举办如此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屈原介绍,该学院建院21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向来华留学生提供中文教育和中国概况等课程。“我们积极推广京剧、太极、射箭、围棋、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的教育,并组织留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现代化企业、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出了更多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的国际人才。”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贾美林表示,学校举办首届国际文化节,目的就是以开放的心态为各国学生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存,努力让更多青年学子成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使者。(完)

  不仅是地球科学类知识,在马珏看来,人文、区域地理同样需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思考。2013年,她曾到英国伦敦调研,旁听了一堂中学地理课。学生要在课堂上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制定旅游规划。这与国内的教学理念有所差异。她曾想在课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但受限于需要教授的知识点过多,“我们还要受到内容必须讲完的限制”。一些新增的环境和国家安全等知识,多是结论,缺少论证过程,使学生只能站在宏观角度分析,课程也显得较为枯燥。

  据王江现场观察,当中方人员提出质疑时,两名分裂分子表现出肉眼可见的慌张,显然对这种局面始料未及。祖姆热提阿伊神色紧张,把“锅”甩给古力巴哈尔说,“问题是提给你的”,让她再次陈述中国政府因为什么罪关押了她。古力巴哈尔回答说:“中国政府是以涉嫌‘扰乱公共秩序罪’对我进行了拘禁,但是之后将我‘无罪释放’。”这时祖姆热提阿伊才悻悻地承认错误。

  进入3月后,我国气温开始上升,合肥、济南等中东部多个城市创下3月上旬同期最暖纪录。异常回暖过后,强冷空气自西向东袭来,带来了2023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沙尘天气。

  3月7日上午,得知面瘫患者病情恢复缓慢,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后,编队指挥所与医疗队立即制定医疗救护方案,根据现实海况采取小艇送医的方式,为患病船员进行医疗救援。

  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涨,从2013年的176万,到2021年、2022年的377万、457万,2023年更是以474万创历史新高,十年间增长了298万。

  在“小张说事”“马洪亮”“高冷”等多个直播间,自称“儿子们”的主播自导自演“苦情戏”,通过帮人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的剧情,博取老年人的同情和信任,再将普通食品当作治疗疾病的“神药”卖给他们。

李尧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